彝族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历史时期丧葬形式也不尽相同。从各地彝族的丧葬习俗来看,有多种类型。树葬、陶器葬、岩石葬、水葬、天葬、棺木土葬、火葬等。这些葬俗有的是本民族实行过的古老葬式,有的则是根据死因采取的特殊葬法,在明清以前,彝族普遍盛行火葬,迄今大小凉山彝区仍沿袭。而滇、黔、桂等地区由于明末清初受到改土归流的影响,已改为棺木土葬,现在彝区主要有棺木土葬和火葬两种。
云南、贵州、广西的彝族大部分实行土葬。在彝族人看来,死亡只是人体消失的过程,灵魂则不灭。对灵魂来说是从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的过程,一种生存方式向另一种生存方式延伸的过程。所以彝族人的葬礼非常隆重。
彝族人非常讲究亲情,一旦生病,亲友都要前往探视,若病危,更要专程看望多次。一旦生命停止,家人要发出悲哀哭号以告他人,左邻右舍听到哭声会纷纷前来帮忙。为死者净身,穿上寿衣,让死者躺在堂屋,身上盖上麻布。
年长者死亡,视之为 「喜」,即 「白喜」,所以一般在家中停尸数天,丧事要办得热热闹闹,多少带有点节日气氛。首先要组成一个治丧小组,推选一人为总负责协调或指挥办理丧事,其他成员各司一方,各负其责。
下葬要看时辰,选一吉利日子出殡。举行葬礼头一天要在屋外搭起一松树棚,并将棺材移至棚内。出殡前夜要举行隆重的悼丧仪式,舅家、姑家、女儿家、儿媳家、女婿家要组织规模较大的凭吊队伍,每队要请狮虎队、器乐队、舞蹈队前来助兴。各路凭吊队进完场后,由舅家给孝男孝女们戴孝。当晚要举行守灵仪式,有关亲友须彻夜守灵。当夜要请毕摩来念诵经文,为亡灵超度,把亡灵指引到祖先发祥地与祖先共聚。从守灵之夜开始,毕摩为亡灵诵经至出殡,长达十余个小时。
在葬礼仪式上,舅家得到格外尊重,在整个送葬仪式上舅权至高无上。守灵之夜和之后的凭吊活动中,首先入场的都是舅家。出殡时热闹非凡,每个狮虎队、器乐队、鞭炮队、毕摩队,一起奏、舞,惊天动地。人们抬着棺材从村中走过,行动非常缓慢,意在让亡灵最后好好看一眼自己的村寨,渲染出死者难舍难离,实在不舍得离开人间的悲壮气氛。出殡时遗体腿部朝前,移动缓慢。到村边场地时有短暂的停棺过程,起棺后人们抬着棺材小跑直奔坟地。
土葬的墓地,是通过地理先生选定的。出殡之日的一早遣人事先挖好墓坑,备好土及草皮,以便棺材抬到墓地后快速下葬。墓地往地下挖一尺左右,这样棺材埋一半,露一半。彝族没有用丰厚、贵重物品陪葬的习俗。富裕家庭有在墓前竖碑的习俗。
大小凉山彝区普遍实行火葬。假若老人危在旦夕,要马上换寿衣。打好包头,挽起英雄结,将其打扮成要上路的样子。等老人咽气时,便朝天放一枪,家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而死者的伴侣是不能为之哭泣的,有泪也只能往肚子里咽,否则会被旁人耻笑。
人们趁遗体尚未僵硬,就动手为其整理仪容;先把双脚曲起来,在手里放上一块烧好的羊肉,再使双手交叉于胸前,让死者有个端庄凝重的形象。然后在死者嘴里放一块口含银,祝愿老人的灵魂纯洁而富有,再抹眼和嘴,使其闭拢,再盖上一块白布。整理完仪容后,就立即去编制 「抬尸架」,这种抬尸架彝语叫 「丫」,形似担架。抬杠上都用白布缠绕,担架上的横木,男女有别,男 9 根,女 7 根,制作完后将遗体抬在担架上。男的作左侧卧姿,意为不妨碍右手使用刀枪;女的作右侧卧姿,意为不能妨碍她捻线时高举线锤的手。遗体装殓完后,覆盖一大块白布,不要露出遗体。
彝族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家有人死,全村人都要参加,而且还要送奠礼。奠礼多少没有规定,但女婿家一般会有硬性的要求,主人家提出什么,女婿就得送什么。如果送得少则会被斥为无能。主人家要求不高时,女婿家一般会超出主人家的要求数量和标准,这样女婿在众人面前显得光彩。参加凭吊的队伍也是女婿家最庞大、最壮观。
当毕摩确定好火葬点后,将尸体抬上山。抬尸体前,妇女们哭丧,男人们则在遗体前围成一圈,由毕摩为亡灵念诵指路经,根据先民的迁徙路线,一站一站地把亡灵指引到祖先发祥地。念完经后,再次向亡灵鸣枪致哀,在一片密集的枪声中出殡。此时,全村人都要出村送葬。在送到火葬点,遗体放在柴堆上焚烧后再掩埋,所有送葬的人一起把祭牲宰杀分食,整个葬礼就算结束。
参考资料:黄建明著 《中华民族之旅•走进彝区》,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