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哭嫁婚俗 「哭嫁调」 考究

2024-10-01 7 0

  底蕴蕴深厚的彝族文化和丰沛富足的自然资源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在大理巍山境内,东山彝族群众千百年来一直沿袭着新娘出嫁前 「哭嫁」 婚俗,传唱具有独特艺术形式的 「哭嫁调」 。笔者深入实地进行考察细探。

  一、哭嫁调产生背景

  据彝文文献记载,「哭嫁歌」 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由女权至上的 「男从女婚」 转变为父权兴盛的 「女嫁男娶」 时代,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婚姻家庭逐渐演变为男性为核心,妇女随之失去自己的地位,形成男尊女卑的局面。男性为主导的家庭模式及其所构成的社会背景和土壤,孕育产生反映男女地位不平等的 「哭嫁歌」 。

  「哭嫁调」 作为一种自然的、口头传承的歌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如诗如画的彝族山寨中,彝家的婚礼热热闹闹,和和美美婚庆场景,准备出嫁的彝族新娘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面对亲人的离别落下了伤别的泪水,与亲人和乡亲倾吐心中的喜悦和离别愁绪,新娘的父母、哥嫂及亲朋好友都来相送,千咛万嘱,依依不舍,大家端起盛满喜酒的酒碗,送给新娘最真诚的祝福,最后高高兴兴地将新娘嫁出。

  二、哭嫁调表现形式

  彝族哭嫁婚俗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它把彝家婚礼中哭嫁过程,彝家新娘出嫁时复杂情感以民族特色歌舞形式表现得活灵活现酣畅淋漓,场景为:即将出嫁的新娘受到了众亲人和乡亲的祝福,新娘的父母、兄嫂、姐妹及村里的长者用不同旋律的哭嫁歌调子向新娘告别、给新娘祈福和临嫁前的叮嘱,新娘哭泣着回唱每一位亲人,歌舞场面热烈辉煌,风情万种,新娘留恋故园亲人,向往崭新归宿,悲喜交加的矛盾心情,用山歌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在热烈欢快的调子和打歌舞步中,幸福的新娘被阿哥背上了背,和着欢快的笛子芦笙等音乐隆重地出嫁。

  整个哭嫁程式顺序为:

  1 、梳妆打扮好的新娘头顶黑盖头 (当地风俗:新娘嫁出前顶着黑色盖头),由当地有名望的长者吹着芦笙调引出在娘家客堂;

  2 、众亲人及乡亲围坐在新娘旁,为新娘合唱起祝福的调子,并诉说离别的思念;

  3 、新娘父母依依不舍地哭唱着调子,将新娘黑盖头掀开与心爱的女儿诉说分离的忧伤;

  4 、新娘的兄嫂上前与新娘哭诉着对歌,并赠给新娘代表着特殊意义的祖传羊披褂;

  5 、新娘哭诉着与众亲人及乡亲一一道别;

  6 、村中有名望的长者端着喜酒唱起了调子,对新娘意味深长地交待了出嫁后的训示和祝福,并邀众人喝下喜酒,庆贺新娘的出嫁;

  7 、众人合着欢快的调子,跳起了打歌舞蹈,只至迎亲队伍的到来,姐妹们给新娘顶上了红盖头,新娘的阿哥上前背起新娘,将其送往婆家。

  三、哭嫁调艺术特点和价值

  彝族 「哭嫁调」 将哭腔蕴藏于调子当中,集喜悦、伤感于一体,它不是一般的诉说,也不是单纯的哭泣,而是配以动听的音乐旋律加以歌唱,以优美浑厚舞蹈加以表演,使得哭嫁婚俗成了展示民族智慧并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其具有以下艺术特点和价值:

  (一) 独特的原生态彝族哭嫁风俗。 「哭嫁调」 展示父权兴盛的 「女嫁男娶」 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的民俗,艺术风格非常别致,其内容不仅表现了东山彝族的婚姻史和文化内涵,还展示了彝族婚嫁过程中相关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轨迹。彝族 「哭嫁」 婚俗是原始而富有魅力的原生态彝族文化。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哭嫁调」 在演绎时极具民族性、艺术性、观赏性,给人以亦歌亦舞、亦情亦景,使听众充分体会到少数民族独有的美感享受。 「哭嫁调」 体现了彝族同胞热爱生活,钟爱自然,传承历史文化,共建和谐彝村的开拓进取精神。

  (二) 独特的彝族音乐 「联曲体」 的结构。 「哭嫁调」 结构完整、严谨,格调清新,唱腔优美,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哭嫁」 过程犹如一幕小戏剧, 根据原生态婚俗程序,形成一部小型的 「套曲」,有序幕、有铺垫、有高潮,还有尾声,而且演唱灵活动听,整个 「哭嫁」 过程流畅完美。音乐结构采用 「联曲体」 的结构,是一个乐句和乐段的多次反复,在反复传唱的过程中,由于角色的转换而转换了唱词,旋律也随之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旋律中运用较多装饰音,节奏多为 2/4 拍,极为动听。在唱调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多数来源于传统唱词。语言精炼质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结构偏多,押韵上口,通俗明快,易于上口。演唱时完全用彝语演唱,地方风味浓郁,民族特色显著。唱法采用了独唱、合唱、对唱、轮唱、齐唱等灵活的演唱形式,还有 部分和声处理,部分彝语说白,其间不时加上乐器伴奏,形成了哭嫁歌中 「哭」「歌」「语」「乐」 四种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音乐风格和精致的音乐形式,再加之发自内心的真情演唱,使其成了一幕别致的民俗风俗活态展示。

  (三) 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哭嫁调」 呈现了彝族打歌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和语汇,根据不同的段落,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情感表达来舞蹈,使彝族的 「歌、舞、乐」 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使 「哭嫁」 活动的精彩程度得到了升华。 「哭嫁调」 是以不同意义的舞蹈组合和舞蹈语汇用叙事的手法而呈现的,「哭嫁调」 运用了彝族特有的民族民间乐器伴奏,歌、舞、乐贯穿哭嫁过程始终。歌舞调子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鲜明,同时使哭嫁这一民俗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相融有,民族娱乐与民族文学艺术的特点表现十分丰满、十分活态。

  (四) 独特的彝族特色乐器。 「哭嫁调」 吹奏乐器芦笙、笛子、呼吐吐、树叶极具彝族民间特色。在 「哭嫁」 中起伴奏、烘托,起调的重要作用,乐器所奏旋律充满了民族特色和艺术效果。

  (五) 独特的彝族服饰。隆重的婚嫁时,参加婚庆人员都穿着彝族最华丽精致并有视觉冲击力的彝族传统刺绣服饰,彝族服饰是彝族传统古文化的 「活化石」,彝族刺绣传承千年至今,深受彝家儿女的喜爱,彝族服饰色彩多以红、黄、黑为主色调,图案大多由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日月星辰等素材构成,根据需要配多色绣线。服饰以手工为主的传统刺绣,不受经纬限制,针法有缠针、乱针、长短针等,与挑、压、垫、引、扣、镶、堆等技法结合运用,构思精巧、工艺精湛,色彩搭配鲜明亮丽,端庄大方,服饰配以银等装饰品,珠联璧合、堪称一绝。服饰展示了绚丽多彩、色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服饰美,充分体现了当地彝族人民的民族智慧和审美意识。

  (六) 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 「哭嫁」 婚俗和 「哭嫁调」 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哭嫁调」 唱腔悲中藏乐,乐中见悲,都基于一个 「情」 字, 其悲、其喜,都表达了民族心理情感的外化,悲与喜,彰显的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哭嫁」 不仅体现了彝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再现,还展现了彝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特征,有着独特的美学内涵,它的歌、舞、乐深深植根于民间,其养份全来自于民族民间艺术,「哭嫁」 以贴近彝族人民的真实生活风俗演绎了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具有质朴美通俗美的的特征。 「哭嫁调」 展现的歌美、舞美、乐美、服饰美、情节美、人物美正是哭嫁婚俗活动的真实写照。其歌、舞、乐器、服饰都是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台歌舞更是一幕独特的小戏剧,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 独特的民族音乐

  「哭嫁调」 调子 (唱腔) 、舞蹈、器乐、服饰都是最能代表东山彝族的民间文化艺术特色的精品,每一段调子和舞蹈及伴奏都具有较高的音乐价值,其唱调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唱腔流畅抒情、悠扬动听,歌唱时而铿锵激昂,时而柔顺温婉,舞蹈合着动听的旋律,体现了彝族人民柔中融刚的独特气质和魅力。彝族新娘的亲朋好友以美伦美奂,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的打歌舞步,配合着彝族服饰上的银饰叮当作响,女声时而如天籁般高亢入云的调子声,时而如小溪流水的低声吟唱与男声狂放豪迈的声音融为一体,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哭嫁」 过程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哭嫁婚俗,好像很难理解,在一片欢歌笑语,锣鼓鞭炮声中,哭嫁营造了一种极不协调的场面,着实富有戏剧性,习俗与艺术之结合,使得哭嫁在丧失原来的意义之后,注入了鲜活的生存养料继续它的传承功能,它成了彝家女儿们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载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27马头琴制作技艺
2024-11-27粘米食品制作技艺
2024-11-27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
2024-11-27土家织锦 「西兰卡普」
2024-11-27绿茶制作技艺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2024-11-27鹤峰宜红茶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