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先民之葬俗内容,更与萨满教密切相关,且其土葬与火葬历史都很久远。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加之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者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入关后其葬俗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新时期以来,丧葬复以火葬为主。
停灵 一般人家老人去世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 「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要头朝西,脚朝东。亡人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 「含殓」 。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七日之内。停灵第一天,报丧。通知远近亲友,当晚家人不能睡觉,叫做 「守灵」 。逝者头前放一盏豆油灯。用棉花捻成长捻,一半在碗里,一半在碗边,豆油灯一夜不灭,俗称 「照尸灯」 。
祭奠 第二天中午开祭。亲朋好友得信前来,要献上 「帐子」 和礼钱。 「帐子」 就是整幅白布,上边别上用白纸写的大字 「某某千古」「某某万世流芳」 等,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里,供人观看。棺材头旁边,站着一个主持仪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两旁,叫做 「陪孝」 。吊唁的亲友要站在棺材前头,由主持人高喊:「某某老人家,你老听真,这位是你老的什么什么人,前来给你老吊孝来了!」 随后向凭吊的人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叩首!」 凭吊者三鞠躬后跪下磕头。主持人喊:「平身!」 凭吊人起来走开。下面继续第二人。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
这天在院内还要挂红色幡旗,有一尺多宽,一丈多长,挂在院内西边一根两丈多高的木杆子上,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灵魂。每天太阳出来之前,将红幡挂起,太阳落山之后,将幡取下,放在棺材盖上。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所用棺材,上尖下宽,跟起脊的房屋一样。满族人叫 「旗材」(也称 「满材」) 。棺材不能白茬,要着色,一般是红土色。两边棺材帮,要画上山水花纹、云子卷儿,俗称 「荷包棺材」 。棺材头要画云子卷儿和仙鹤等,也有的画上各种花卉,俗称 「花头棺材」 。棺材头的横批,一般是 「驾鹤西去」 。棺材后头,要画上莲花,叫做 「脚踩莲花上西天」 。
出殡 出殡多选阴历单日 (此与许多民族葬俗相同),抬灵有 16 杠、 32 杠、 64 杠之分。抬灵不能走门,要走窗户,因为门是留给活人走的。长子手举 「灵头幡」,走在灵车前头。灵车后,其他子女们打着 「铭旌」,细长布条像旗帜一样,结在一根长棍上。布条周围镶着狼牙边。旗的颜色,要根据死者是哪旗人而定。
出殡回来,要摆筵席宴请参加送葬的亲戚朋友,叫做 「辞灵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