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 送别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2024-10-01 5 0

  在中国古代,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人们频繁远行的时节。在交通不便、路途多险、前程难卜的古代,每一次出行其实都意味着生离死别,所以古人特别重视送别。

  「祖饯」——先秦时期属 「行祀礼」

  东汉郑玄注曰:「将行而饮酒,曰 『祖』」

  如果评选古代最有名的 「送别」,唐朝诗人王维送别友人元二无疑应名列前茅。有一年春天,王维在渭城客舍中设宴,请即将远行的元二喝酒,还写下了著名的离别名诗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请酒送行,古谓 「饯饮」,是古代最为常见的一种送别方式,至今仍流行。这种送别方式一般在远行者上路前举行,最早源于先秦时已流行的一种叫 「祖」 的风俗。所谓 「祖」,原本是出行时祭祀路神的行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马贞 《史记索隐》 称:「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 『祖』 也。」 后来干脆将送行喝酒称为 「祖」,东汉学者郑玄即称:「将行而饮酒,曰 『祖』 。」

  「祖」,又称 「祖行」,在先秦时属 「七祀」(或 「五礼」) 之一,为 「行祀礼」,时人出行必不可缺。行祀礼是怎么形成的?据说与黄帝之子纍祖有关。纍祖远游时死于途中,于是人们为他举行了路祭活动,后来路祭逐渐流变为以饯行为主要内容的送别民俗,纍祖也变身为 「行神」 。

  「祖行」 颇为讲究,有一套成熟的程序,多在驿馆内或路边设帐,摆上酒筵,称为 「祖帐」,也称 「祖饯」 、 「祖席」 、 「祖筵」 等。这种送别方式在唐朝的文人中间特别盛行,张籍 《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诗,记述的便是他为将去今江浙一带旅游的好友卢处士而搞的送别活动,时已 「春草上高台」,张籍在驿站的楼上摆了一桌酒菜:「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风满驿楼潮欲来。」

  不只民间送别流行饯饮,皇家也这样。如唐朝,最有名的一场祖筵是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五年 (公元 727 年) 搞的,时兵部尚书张说要去西北 (朔方) 巡视边防,李隆基召集了朝中文武大臣都来与张说饯饮。唐徐知仁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诗说的就是这件事:「北阙纡宸藻,南桥列祖筵。」

  「折杨柳」——汉代已形成的送别风俗

  《送别诗》 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古人出发前,送人者会把远行人一直送到路口,并要折枝相送。所谓 「折枝」,就是折取路边的树枝花草什么的,送给远行人,虽然是随手之物,但 「礼轻情意重」,寓意深刻。

  在春季送别,最流行的是 「折杨柳」 。 「折杨柳」 是古代社会生活中最有格调的风俗之一,这种风俗是怎么产生的?有人从 「柳」 谐音 「留」 上分析,认为 「折柳」 是挽留的意思。其实这种说法欠妥,如果被送人的家不在此地,或是不归之离别,可以这样理解为是留对方多呆些日子,但如果对方有归途,这样分析就矛盾了。

  「折柳送别」 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力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很快适应,随遇而安。

  折柳送别与古人的辟邪诉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远行亲友最好的祝语是 「一路平安」,但路途艰险,难免会遇到麻烦,古人认为这是邪气侵扰,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驱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上辟邪物。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里皆具驱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风俗。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柳》 引 《术》 称:「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所以,送别时折柳寓意很明白,就是祝远行人路上平平安安。顺便说一下,折桃枝不用于成人单独出行,而用于带孩子出行,古人迷信 「鬼畏桃也」,认为桃枝对孩子的保护功能比柳枝好。

  细究 「折柳送别」 的最早源头,或许在先秦。先秦时杨柳已与出行有了文学上的关联,被赋予了一种感情。 《诗经·小雅》 中有一首 《采薇》 诗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折柳送别」 流行于汉代,记录汉代都城长安和畿辅地区地理状况的古籍 《三辅黄图》 记载:「灞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因为当时送人一般送至灞桥分手,其情其景往往令人肝肠寸断,所以 《开元天宝遗事》 中有这样的说法:「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为 『销魂桥』 。」

  南北朝时期,「折杨柳」 之俗已风行各地,南方与北方都出现了以 「折杨柳」 为题目的诗文。隋唐时期,「折柳相送」 已成为古代中国文人赠别的普遍现象。

  因为折柳相送盛行,在当年送别最集中的灞桥,附近的柳树条都被随手折光了。因为无法折到长柳枝,唐诗人孟郊 《横吹曲辞·折杨柳》 诗中只好解释道:「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 为此,白居易 《杨柳枝词八首》 (其七) 呼吁:「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攀花」——唐代流行的送别风俗

  李白诗云:「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

  所谓 「攀花」,就是采折花草。古人喜欢攀花弄草,宋王安石 《杖策》 诗中就有 「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弄草兴常新」 。攀花送别之俗起源于何时?准确时代一时也难以说清,至少在唐朝已颇为流行。唐张籍 《送从弟删东归》 称:「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 李白 《江夏送张丞》 亦称:「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 类似的还有耿湋的 《荐福寺送元伟》:「送客攀花后,寻僧坐竹时。」

  在古代,攀花送别与折柳相赠同时流行,并不矛盾,没有柳时就送花。唐戴叔伦 《送吕少府》 诗称:「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从诗中看,当时由于路边没有柳树,戴叔伦便随手折了桐花送给远行的友人。

  桐花即梧桐树花,它的开花周期与柳树发芽长叶相近,古人很早就作为农历三月的物候特征记录了下来。中国最早的农书 《夏小正》 中已有三月 「拂桐芭」 的说法,意即三月份桐树花开了,因为花期在清明前后,古人将之视为 「清明之花」,与 「杨柳依依」,成为这一时节的共同风景。

  但古人送别并不一定就是送桐花,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樱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随手可摘,都可以送。如唐代诗人元稹曾用樱桃花送别,其 《折枝花赠行》 诗写道:「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元稹还曾折牡丹花送别,其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诗称:「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古代学子更喜欢以杏花相送。杏花与杨柳都是春天的美丽符号,宋僧志南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与桃李梅一样,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而杏花最为奇美,初放纯红,落花纯白,「白白红红一树春」,「远胜桃夭与李秾」 。因为杏花漂亮,广受古人喜爱,卖杏花成为古代街头一景。南宋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诗,记下了这一幕:「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27马头琴制作技艺
2024-11-27粘米食品制作技艺
2024-11-27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
2024-11-27土家织锦 「西兰卡普」
2024-11-27绿茶制作技艺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2024-11-27鹤峰宜红茶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