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一直有通过氏族部落酋长或萨满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记录历史的习惯,这类讲述活动称为 「讲古」 、 「讲古趣儿」 、 「讲瞎话儿」 。其中广泛流传于满族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谣谚等短篇口头叙事被称为民间故事。满语一般将故事称为 「朱伦 (julen)」 或 「朱奔 (juben)」,意思是讲 「瞎话儿」 、 「古趣儿」 。相较于满族说部而言,民间故事的讲述没有特定的场所和时间,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娱乐性。
满族民间故事一般流传于东北地区和承德区域,两地的民间故事因自然条件和历史环境的不同具有较大差异。
白山黑水是满族的发祥地,那里河流众多,气候寒冷。民间故事所讲述的多为满族清前史时期满族的社会生活,包括原始神话、英雄人物传说、以渔猎、采集、农耕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故事和以人参、大马哈鱼、东北虎等满族故乡特有物产为主的动植物故事及由此派生出来的风俗传说,如 《真假巴图鲁》 、 《鹰嘴峰》 等,从多角度反映满族人民生活。故事多以平民为主人公,故事细节描写细腻,崇尚壮美和力量,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个性,渗透着古老社会图腾崇拜观念,作品透出古朴、粗犷的民族风格。
承德是清朝时期满族新兴的迁徙地,满族民间故事的讲述呈单线条,只有清代满族历史故事这一条主旋律,反映清代满族社会生活。故事的主人公以皇帝、外藩王公等贵族为主,从大规模、大场面的角度进行描述,以表现主人公的英明神武为主。还有一类东北满族民间故事中少见的 「满蒙联姻」 的传说,如 《乾隆登双塔山》 、 《千公主和藩》 等。在整体上,作品的民族性较为淡薄,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另外,承德区域内还有一类关于旗主欺压旗民、地方旗官欺压百姓、争夺财物的故事,如 《两旗争地》 等,阶级矛盾较之于东北地区的生活故事更为尖锐。
辽宁满族民间故事因传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特征鲜明、传承人数量众多等特质,在满族民间故事分布地中一枝独秀,主要分布于辽东满族文化圈内,包括本溪、桓仁、宽甸、凤城、清原、新宾、抚顺、开原等地。辽宁满族民间故事主要产生于满族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由渔猎向农耕生产的过渡使其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现代的满族民间故事传承人主要有金庆凯、富察德升、王德文、金庆新等。由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写的 《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 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 「山花奖」 。 2008 年,满族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Ⅰ-53
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