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曼故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单位: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局、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
潘曼是仫佬族民间文学中的正面喜剧人物,是不断丰富发展着的艺术形象。仫佬山乡民间所传的潘曼故事群,有智斗县官的农村知识分子型机智人物故事,有智斗地主、奸商、地痞的农民型机智人物故事,也有智斗武士的大力士型机智人物故事。他是一个箭垛式的、多面手的、广泛流传的机智人物形象,是仫佬族的 「阿凡提」 。
◇ 历史渊源
潘曼故事产生于仫佬族地区的近现代。 1840 年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仫佬山乡地区的社会也发生了巨变。由于与汉、壮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科学知识不断传入仫佬山乡,农业和手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村中的地主经济也有所发展,土地兼并和阶级分化严重,许多农民丧失土地而赤贫化,或成为雇农,或成为煤矿 「砂丁」,或逃荒外逃。仫佬族人民深受封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地主阶级采取实物地租、劳役地租、货币地租等形式剥削农民。剥削率一般达 50%,最高达 80% 。仫佬族地区的商业经济较前大为发展,仫佬山乡已为洋货占领市场,洋纱、洋布、洋油、洋火代替了土布、桐油灯、火石火镰……。人民斗争不仅觉醒,处处有反抗,而且仫佬山乡已成为斗争的漩涡。社会形态的巨大变化,在仫佬族文学上有曲折的反映,潘曼故事就是其中最集中的反映。
◇ 基本内容
县城有个油商,卖油给乡下人总是缺斤少两。潘曼扛个长长的大竹筒来打油,放下竹筒便去对面布店买布。油商见这乡下人老实可欺,高高兴兴提起油提往竹筒里打油,油提只有 15 两充作一斤,乘潘曼不在,打浅些便不到 14 两了,可是打了几十提还不见油满上竹筒口,停手一看,街下流满了油,原来长长的竹筒是漏底的。
潘曼到宜山赶街,进理发铺理发。当地恶棍刁老五正在理发铺里辱骂潘曼。剃头佬说几句公道话,刁老五脱长袍丢到潘曼身边长凳上,出拳便打剃头佬。众人劝解,争吵平息。刁老五这时来取长袍,潘曼取了长袍要走,二人又争,刁老五出手便打,出脚就踢,潘曼乘势滚地,大嚷对方抢袍,把长袍滚得连本色也看不清了。众人把他们拥到衙门讲理。县官问袍上有何证据,刁老五讲老婆可作证,潘曼讲袖口烧有一个洞。县官判袍给潘曼,罚打刁老五五十大板。双方走出衙门,潘曼丢袍给他,要他莫再横行。刁老五问姓名。他答:「我是潘曼」 。
有一年,罗城来了个好色的张知县。打马游街,见一美少妇给孩子喂奶,乳房有一黑痣。过几天,将他丈夫抓来毒打,诬他抢县官之妻,乳有黑痣为证,当堂验证后,霸占了民妻,轰动全县。潘曼装成瞎子,到州里告张知县忤逆不赡父亲。州官审案,张知县不认亲,潘曼讲儿子右耳背有绿豆大的黑痣,验证属实,于是州官罚打张知县五十大板,张知县只好招认。紧接着少妇的家公上州控告张知县抢夺民妻。州官把实情上报,不久,上司批复削官为民,所占民妻归还原夫。……潘曼因此得名 「潘瞎子」 。
◇ 相关作品
《是谁把牛偷走了》 、 《又是潘曼赢了》 、 《无底油桶》 、 《恶棍的下场》 、 《当差的也挨打五十大板》 、 《潘曼是我哥》 、 《我们在找虱子》 、 《吃不吃不要紧》 、 《最好吃的和最不好吃的》 、 《「哎呦」 最毒》 、 《带靴告状》 、 《又除了一害》 、 《财主告状》 、 《山猫与镰刀娄》 、 《油缸漏了》 、 《两只山羊和一只烤鸭》 、 《「抹脸的」 和 「麻脸的」 》、 《过不了节》 、 《打锣 「偷」 猪》 、 《你来看》 等等。
◇ 主要特征及文化价值
潘曼是仫佬族的机智人物,是一个正面喜剧人物的典型,不是被嘲笑的对象,而是被赞美的对象。潘曼来自民间,与穷乡亲们同甘共苦,为众人的利益办事,得到众人的拥护,潘曼系列故事代表了农民要求改变不合理现实生活的愿望,反映仫佬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仫佬人民热爱潘曼,代代传诵潘曼故事。
潘曼机智而勇敢,善于巧妙地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使仫佬民众痛痛快快地发出爽朗的笑声,他是美的化身,而不是丑的;他是聪明的化身,而不是愚蠢的;他是智慧的化身,而不是糊涂的;他是高大的化身,而不是渺小的,仫佬民间故事家把知识分子的、农民的、大力士的、有捷才的、聪明人的、见义勇为者的种种优点,都集中到他身上,将清代后期的、民国初期的故事情节,都集中到他身上,创造了既有机智人物共性,又有仫佬族个性的艺术形象。
潘曼故事群中的某些故事情节,与各民族通行的机智人物的故事情节相类似,表明仫佬族在汲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将其有所发展成为本民族的文化,繁荣发展了仫佬族文化。
资料来源: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