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尔道—蒙古族多声部演唱
「潮尔」 系蒙古语意为 「回声、回响、共鸣」 的意思,「道」 为 「歌曲」 的意思。潮尔道是蒙古族古老的多声部歌曲体裁,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和阿巴哈纳尔等地区。
潮尔道属于 「图林·道」 的范畴。所谓的 「图林·道」 是指朝政歌曲,是与民间的 「育林·道」 相对应的概念。传统的潮尔道一般是在庄严隆重的场合演唱,如在宫廷官府的宴会中演唱。潮尔道的整个表演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不能与情歌、讽刺歌、幽默歌等类型的歌曲一起演唱。潮尔道多数为赞颂英雄人物或缅怀祖先等庄重严肃内容,也有表达对生活、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等内容。潮尔道的旋律属乌日汀哆,其结构比乌日汀哆长,音乐比乌日汀哆更广。潮尔道多以 sol 调式或 re 调式为主。潮尔道的结构有两个部分组成,由前面的正歌部分和结尾处的 「图日勒格」 两部分组成。正歌部分一般由一位男歌手领唱一句或固定的引腔,紧随着众多伴唱进入。潮尔道的伴唱用特定的发声方法来唱出浑厚的持续低音,一般无歌词,唱虚词 「噢」 音。在伴唱的浑厚的声音衬托下,领唱歌手演唱高亢嘹亮、舒展延绵的 「乌日汀哆」 的旋律部分,从而创造出庄严肃穆、浑厚深沉的意境。 「图如勒格」 是潮尔道的结束部分,一般由众歌手齐唱一段有固定衬词的旋律,其旋律走向往往结束在高潮。图如勒格部分一般都结束于 re 调式音上。
潮尔道的整个音乐风格庄严、肃穆、典雅、深邃,代表性的曲目有 《圣主成吉思汗》 、 《旷野》 、 《旭日般升腾》 、 《晴朗》 、 《珍贵的诃子》 、 《孔雀》 、 《强壮的栗色马》 等。潮尔道不仅运用独特的演唱方式和发声方法来营造庄严肃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蒙古族古代宫廷礼仪歌曲的特点。较有名的潮尔演唱者有长调歌王哈扎布和特木汀。 2006 年潮尔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艺人芒来誉为潮尔歌曲传承人。
蒙古族多声部潮尔道 楚高娃摄
瑶族蝴蝶歌
瑶族蝴蝶歌是指用汉语方言土语演唱,以情歌为主要内容,在歌的衬字词中,常出现 「蝴的蝶」 、 「蝶的蝶」 、 「黄蜂」 之类衬词的一种瑶族二声部民歌形式。主要流行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和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等地的瑶族聚居区,也被称之为 「蝴的蝶歌」 、 「蝴蝶蜂」 。瑶族儿女素来热爱歌唱,他们以歌记事,以歌祭祖,以歌述史,以歌传情。蝴蝶歌是瑶族山歌中的一种,在每年春季莺歌燕舞时分歌唱得最盛,曲调清丽优美, 宛转悠扬,唱时发出的声音仿如昆虫翅膀舞动时发出的美妙之声,故享有 「蝴蝶歌,一支流淌于翅膀上的山歌」 的赞誉。蝴蝶歌分为短、长两类。短蝴蝶歌一般为四句,第一、二、四句均为七言,押脚韵,第三句常加衬词、衬句;长蝴蝶歌则是在短蝴蝶歌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因在每首歌的第三句可随歌手之意任意加长,形成长跺句,又称 「双飞蝴蝶歌。主要代表性作品有:《情郎下海我下海》 、 《不唱条歌难过日》 等。蝴蝶歌是瑶族人民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艺活动形式,是他们沟通心灵,交流经验的主要方式。因此,不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民俗生活中的恋爱、婚姻、走村串寨、探亲访友等方面,到处都在传唱。瑶族人民以歌唱的形式记载了瑶族人民丰富的历史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口耳相传、歌书记录、世代相袭、民间传授是多年来瑶族蝴蝶歌的主要传承形式。瑶族蝴蝶歌除了即兴创作、口头传唱的大量作品以外,许多瑶族的礼仪、服饰、文化、习俗等重要内容,通过民间用汉字传抄、唱蝴蝶歌代代传承的形式保存下来。为了传承和保护瑶族蝴蝶歌,广西富川已先后投入 60 多万元用于莲山镇莲塘村作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建设。从文化建设、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化地做好瑶族蝴蝶歌的传承工作。 2008 年,瑶族蝴蝶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三声部民歌起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上林、忻城地区流行,壮族人又称之为 「三顿欢」 或 「三跳欢」 。史书也有记载言 「壮人迭歌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壮族三声部民歌融合在壮族人生产生活中,内容丰富,涵盖生产劳动,恋爱情感,风土民俗等各个方面,民族地域特色明显,是壮族人民文化智慧的结晶。壮族三声部民歌包括三个声部,第一、第二声部为主旋律,有独立音调,由主唱者演唱,第三声部由二人以上合唱者合声附唱,起到陪衬和声的作用。三个声部看似清晰独立,实则协调配合,完美统一,在国内外的民歌中比较罕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发现、整理并从中国走向世界,终结了西方音乐家关于东方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武断论调,填补了东方多声部民歌的空白。壮族三声部民歌歌词规范严整,多为五言四句式,讲究平仄押韵,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壮族人民在群山秀峰中,生产劳动间,此起彼和,回音缭绕,山之气魄,人之情怀,交相辉映,是人与自然千百年来和谐相处,相互交流的绝唱。近年来,壮族三声部民歌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出山区,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壮族三声部民歌多次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演出,并到日本、韩国、埃及、芬兰等十余个国家进行表演,深受好评。
三声部民歌在不断的挖掘宣传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歌已经失去了来自生活实践的土壤滋养,目前民间演唱三声部民歌已经不多,且传唱者多为老年人,其中巫、师道中会者居多,青少年一般不唱,也不会唱,面临失传,保护性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强了对三声部民歌的保护宣传工作,多次组织三声部民歌参加国内外大型演出,普遍得到认可。许多音乐人士也在创作音乐中融入三声部民歌元素,增加了三声部民歌的影响力。 2008 年 6 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申报的壮族三声部民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硗碛多声部民歌
硗碛是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的乡名,也是地名,当地当地藏语读音为 「yaoji」 。 硗碛藏族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是嘉绒藏族民间特有的群众文化。主要是在 「抬菩萨」 、佛教道场、打麦子 (集体劳动) 、锅庄等活动时演唱。在该县已流传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嘉绒藏族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在硗碛藏族乡民间音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硗碛人能歌善舞,堪称歌舞之乡。在当地丰富的民间音乐中,多数集中在宗教音乐里的多声部民歌合唱占据着最重要地位,一般上台演唱多声部民歌的藏族同胞达数十人之多,歌词内容涉及面广,即使唱一个通宵也不会重复,凭借着自身原始、高亢、浑厚和丰富的多声部优势屡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魅力。
由于硗碛语言没有文字,民歌大都是通过口传心授。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去世,曾经辉煌一时的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如今面临着失传的危。为此宝兴县委、县政府以及文化工作者为保护、传承和发展 「硗碛多声部民歌」 作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一方面积极申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加强普及保护多声部民歌的知识,并通过组织表演、收集整理等方式,推动了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传承与保护工作的进展。此外,宝兴县还通过授予传承人证书和称号、表彰奖励、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方式,进一步促进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2006 年,硗碛藏族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申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成功;2007 年原生态多声部合唱 (包括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瑶族蝴蝶歌、壮族三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民歌、硗碛多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 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曲目以 《吾处阿茨》 (栽秧山歌) 和 《情歌》 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间。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三弦、小二胡只在普春村使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唱词结构以开腔用词、主题唱词、帮腔用词三部分构成一个小的基本段落,其音乐形态在歌节结构、调式音列、调式色彩、调式组合和多声部组成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中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在田野考察过程中,有关专家已采录到 8 个声部的原生形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这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已引起国内外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与社会生产,尤其是与梯田稻作农耕劳动相伴而生,它是研究哈尼族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资料。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深藏哀牢山系腹地,其传承完全依赖民间歌手,尽管它已引起音乐界、人类学界专家的广泛关注,但长期没有得到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具有多声部音乐综合素质的传承人日益减少,这一宝贵的民间音乐形式正处于失传的边缘。 2006 年 5 月 20 日,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Ⅱ-30
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马山县、四川省松潘县、雅安市,贵州省台江县、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