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它历史悠久,制作简易,音色柔美,有丰富的表现力,富有浓郁的草原风味,在哈萨克族地区广泛流传,是民间歌手常用的伴奏乐器。在哈萨克族里,很难找到不懂冬不拉的人,有些家庭,老少都能弹奏上几曲。尤其在哈萨克族聚居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冬不拉几乎是所有家庭的必备乐器。冬不拉在哈萨克族文化中,地位非常重要。
冬不拉中的 「冬」,在哈萨克语中是指乐器的弹奏声;「不拉」 的意思是给乐器定弦。冬不拉状如竖琴,采用的材质是较轻的松木或桑木,便于携带,适合哈萨克族人民草原迁徙不定的生活习惯。哈萨克族把冬不拉当成生活中的密友良伴,几乎家家的壁毯或箱柜上都悬挂、摆放着冬不拉。草原上的哈萨克牧人喜欢一边放牧,一边弹着冬不拉纵情歌唱。在高山,在草原,在清晨,在夜晚,总飞扬着冬不拉的旋律,哈萨克族人听到这曲调,往往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冬不拉易学易带,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一种弹唱艺术形式。
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属哈萨克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体系,它的表演形式多样、音乐形态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和木垒、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也遍及乌鲁木齐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包括五个部分:弹唱音乐、器乐曲、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方法与技巧、乐器与制作工艺等。它在自弹自唱、舞踏伴奏,独奏合奏等多种艺术形式中运用。
用冬不拉自弹自唱,哈萨克族称之为 「阿肯弹唱」 。 「阿肯」 是哈萨克人民对民间说唱艺人或歌手、诗人的称呼。
冬不拉的曲体结构极为自由,曲调不固定,以说唱为主,伴奏为辅,弹唱时的前奏热情洋溢,随后引出高亢悠扬的歌声,如湍湍激流倾泄。这种冬不拉弹唱适于演唱古老的叙事长诗,也便于演唱即兴创作的诗歌。冬不拉所唱的诗歌,多取材于广阔的大自然、美丽的大草原、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
曲调固定的阿肯弹唱,音乐节奏变化幅度很大,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听觉美感。特别是以短歌艺术形式的弹唱,节拍有对比变化,调式频频交替,阿肯表情幽默风趣,热烈激情,弹唱的内容多为民族生活习俗和草原的自然风光。
冬不拉弹唱的形式多有变化。哈萨克族人民在一年一度的阿肯弹唱会上,阿肯以男女对唱的表演形式出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阿肯借鉴了柯尔克孜族的 「库姆孜」 弹唱艺术,逐渐演变形成多人齐唱的形式。以短歌为主的冬不拉弹唱,节奏简洁,曲体结构严谨,易唱易记,多为歌颂草原新生活的创作。
冬不拉弹唱的曲目内容极为广泛,有歌颂英雄的史诗,如 《阿尔卡勒克》,有描写爱情的叙事长诗,如 《萨丽哈与萨曼》 、 《赛里木湖的传说》,有歌唱草原风貌、牛马驼羊、飞禽走兽等反映本民族草原生活的短歌。而歌唱男女爱情的恋歌,更是受欢迎的主题,如新娘歌、出嫁歌、挑面纱歌等。其他如谎言歌、寓言歌,幽默风趣,庆贺歌热情如火、摇篮歌亲情细腻等。总之,哈萨克族冬不拉弹唱艺术表演十分广泛,在哈萨克人民生活的各方面,都会出现冬不拉的身姿。
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虽长期在民间流传,但却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保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立项,对冬不拉艺术进行普查,摸清历史,整理了相关材料,存档保护。积极扶持冬不拉艺术传人,培养新一代冬不拉艺术传人。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报,经国家批准,2008 年,冬不拉艺术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冬不拉的制作 (实拍)
哈萨克族冬不拉弹唱 (实拍)
编号:Ⅱ-132
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