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歌鼟是指流行于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苗族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形式。三锹苗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他们长期居住于大山深处,在日复一日的狩猎、伐木等生产生活当中积累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力和文化,「歌鼟」 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鼟」 是指鼓声,靖州苗族歌鼟是一种多声部的合唱形式。苗族先民们生活在清新自然的苗族村寨,生活和谐愉悦,于是他们模仿大自然当中的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这些丰富多端的自然声音,经过自身的联想,将这些自然的和声编成高低重叠的悦耳歌声,在以后的岁月中又经过不断的加工和提炼,最终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靖州苗族歌鼟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族习俗可分为:山歌调、茶歌调、酒歌调、饭歌调、烟歌调、款歌调、担水歌调、嫁歌调和三音歌调和童谣调这十种。其歌词多为七言四句的形式,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传说、劝事说理、生产劳动、祭祀礼仪、婚姻恋爱、唱咏风物等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音乐的音律和音程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演唱采取由低至高,由轻至重,由少至多的递进形式,多以单人低声部起歌,其它声部先后进入,多个声部相互交替流动。演唱语言主要使用当地苗族土语 (酸话) 。靖州苗族歌鼟充分展示出了三锹苗族浓厚的民族特色,是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式,丰富了苗族同胞的文化生活,也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成为怀化市两件 「国宝」 之一,被誉为 「天籁之音」,「深山珍宝」 。
近年来,由于重要歌手、歌师数量逐年减少,苗族歌鼟存在着后继无人的危险。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有关部门一方面请来多位国内民族民俗专家深入苗乡搜集整理古曲、古舞,另一方面又多方筹集资金在该县农村中小学开办培训班,聘请当地擅长苗族歌鼟的民间艺人专门教授歌鼟技艺。目前该县苗族歌鼟少年班已初具规模。 2006 年,由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申报,苗族歌鼟成功申报为国家第一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号:Ⅱ-23
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