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文化是乌孜别克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继承了古代中亚的音乐文化,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形成了包括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宗教礼仪音乐在内的传统音乐。
乌孜别克音乐按民间的传统分类,可分为 「艾希来」 和 「叶来」 两类。这两类成为乌孜别克族民间歌曲的代表和主干。 「埃希来」 和 「叶来」 的民众性、独特性、古典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它们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乌孜别克族的社会生活习俗、中华民族乐舞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埃希来」 也叫"大艾修来"、"穹艾修来",是长篇叙事民歌,篇幅宏大,为多段式发展型结构,非常严谨;音域宽广,曲调深沉,旋律激昂,曲式恢弘。其唱词为多段式律诗,每段四句,每句 13 至 16 个音节。反映的多是悲叹人生苦难、失恋痛苦或劝人止恶行善等现实社会的内容。歌手演唱时情绪由深沉起句,渐渐向激动情绪推进,最后仍收束于深沉的腔调。这样多段体的大型歌曲,叙事速度缓慢,曲调抒情优美,唱词以古诗为词,演唱重在自弹自唱,或有乐手伴奏。 「埃希来」 调式、调性的无穷变化,回音、颤音、倚音,滑音等多种装饰手法的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苍老、深沉的音色,使得 「埃希来」 独具民族音乐特色和风韵。它曾是古代的宫廷音乐。
「叶来」 也称 「也勒来」,是流传于民间的短篇、小段民歌,结构短小、方整,曲调轻快活泼,节奏明快,婉转悠扬,运用装饰音、颤音、波音,表现轻快的旋律。歌手自弹自唱,节奏鲜明,情绪清朗,表达感情,灵活自如,大多可为舞蹈伴唱。唱词为多段式律诗,每段四句,每句七音节居多。美好的爱情是它不衰的主题。乌孜别克族在各种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喜庆场合,以群众性自娱舞蹈伴奏的形式,展示亮相,独具风采。
「埃希来」 和 「叶来」 是乌孜别克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志。它贯穿着乌孜别克族的文脉,体现出乌孜别克族的文化认同。 「埃希来」 和 「叶来」 篇幅一长一短,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丰富了乌孜别克族人民的生活,陶冶了乌孜别克族人民的情操。
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是靠民间艺人代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民歌,保留和传承境地十分脆弱。为抢救这种珍贵的民间音乐,2007 年 10 月 19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项目申报组,分赴南疆和北疆乌孜别克族聚居区,进行社会调查、收集、采录,为这项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项目申报组完成任务后,由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和伊犁州文化艺术研究所联合申报,经国家批准,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传统民间音乐,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演唱埃希来和叶来
编号:Ⅱ-117
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