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2024-10-01 5 0

  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一种大型优秀音乐套曲,体裁多种多样,节奏错综多元,曲调丰富广阔。它唱出的古典叙诵歌曲,格调深沉缓慢;奏出的民间舞蹈音乐,曲调热烈欢快;歌唱的叙事组歌,表达流畅优美。其音乐语言所塑造的生动音乐形象,成为中国民族艺术中的精典。木卡姆的分布,除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南疆、北疆、东疆外,还广泛地流传在新疆大中小城镇。

  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有四种类别: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类别不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同是维吾尔族的木卡姆,风格差异很大的原因,有新疆地理位置的特殊、新疆历史曲折的发展和民族文化背景等因素。维吾尔木卡姆同根同种却有不同的类别,这是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所以,人们称赞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 「丝路明珠」 。

  四类木卡姆中 「十二木卡姆」 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更是南疆的广大地区、北疆的伊犁地区各民族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十二木卡姆」 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建立于 15 至 16 世纪的叶尔羌维吾尔汗国,执政的阿布都热西提汗,热衷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他的妃子阿曼尼萨汗,具有超凡的艺术才华。

  阿曼尼萨汗出生于歌舞之乡刀朗河畔的一个贫苦人家,自幼的耳懦目染,陶冶了她对音乐与诗歌的兴趣与才气,修炼一手演奏弹拨尔乐器的高超艺术,以后又成为维吾尔族著名的书法家。她演唱自己创作的 《潘吉尕木卡姆》 时,打动了打猎过路国王阿不都.热西提汗,这是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于是,国王把这个乡村民女娶回宫中。

  公元 16 世纪,阿曼尼萨汗王后要对维吾尔族民间的 「木卡姆」 及民歌资源,进行系统地艺术加工、编辑和整理,并积极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经过长期的努力,一部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的音乐套曲诞生了,这就是 「十二木卡姆」 。之后,经过长时间整合发展实践,「十二木卡姆」 形成了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大众性的独特艺术风格,而且被完整地保留并传承下来,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十二木卡姆中每套含乐曲 20 至 30 首,十二套近 300 首。篇幅庞大、结构严谨、乐调繁复、音律多样、节奏错杂,音乐上的多元、唱词上深邃,完整表演下来需 20 多个小时。所以,十二木卡姆被视作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乃至整个维吾尔传统音乐的典型代表。

  十二木卡姆中的达斯坦部分唱词,是由民间叙事诗组成,为木卡姆表演伴奏的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民族乐器。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经常在各种公众场合或家庭聚会中演唱。

  师教徒受,口口相传是十二木卡姆传承、保留主要方式。由于它词意深奥,曲牌绵长,完整记住这样大型的音乐套曲,非常困难,极易耗散。新中国成立时,它已濒临灭绝境地。

  二十世纪五十代,文化部组织音乐家对维吾尔木卡姆开展了整理工作,整理工作非常艰苦。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当时唯一能演唱十二木卡姆的维吾尔族著名老艺人吐尔迪阿洪老人,并完整地记录下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内容。历经近 6 年录制完,才将曲谱、歌词整理完毕,这套瑰宝级的艺术形式终于获得了新生。经过整理和编辑,六十年代正式出版了 《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等,总计 340 余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治区木卡姆研究室、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相继成立。同时出版了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 《哈密木卡姆》 、 《刀郎木卡姆》 、 《吐鲁番木卡姆》 等书籍和光盘。

  2005 年 8 月,国务院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国家评审会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作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第三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的预选项目。 2005 年 11 月 25 日,该项目全票通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名录。 2006 年 5 月 20 日,新经国务院批准,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刀郎木卡姆表演 (翻拍)

十二木卡姆表演 (实拍)

十二木卡大师阿曼尼萨罕塑像

编号:Ⅱ-70

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地区、麦盖提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