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发源于唐宋时期,分布在广西马山县和广西上林县交界处大石山壮族地区的壮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是 「马山文化三宝」 之一。
壮族三声部民歌属广西北部壮族山歌,其特色为大二度和声三声部融合,主旋律高亢明亮流畅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发源于唐宋时期,分布在广西马山县和广西上林县交界处大石山,合声旋律婉转、柔和,唱法具有浓厚的原生态特点。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三人以上演唱。第一声部为歌曲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由二人以上合唱。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第一、二声部独立音调,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合唱。演唱时,时兴 「哈」 声,故又称 「欢哈」(「欢」,壮语为 「山歌」) 。 「哈」 声可根据歌曲主题和情景变换,一拘一格,但时兴的 「哈」 声都要符合主旋律。歌词一般有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押韵严格。五言四句式歌词按普通壮歌押韵。五三五言六句式歌词押韵特殊,其歌词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押韵,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词相互押韵,又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语押韵,故此类句式结构的山歌又称为 「三顿欢」 或 「三跳欢」 。
壮族三声部民歌填补了 「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 的空白。美国、日本还有报纸载文报道,肯定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艺术地位及其对东方民歌研究领域的影响意义,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加工整理,壮族三声部民歌多次参加区内外展演,还一度到东南亚和欧洲部分国家演出,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不断扩大。 2001 年 11 月,「南方日报」 记者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采访壮族三声部民歌后,在该报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 「广西民歌是全国之冠,马山民歌是广西之冠」 。因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点,被誉为 「中华民歌艺术奇苑」 。 2007 年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 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资料来源:广西地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