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亮清一清嗓子,就能轻松地喊出一曲石马江号子。 王昊昊 摄
今年 82 岁的王理亮,隔段时间就会叫上老友,一起到湖南邵阳新邵县的石马江边,排练石马江号子新曲。 「传呀千秋啰,嗨呀嘿呀嗦!咚咯啷,啷咯咚……」 他清清嗓子,便能轻松吼出号子,老友们随声应和,顿时山回谷应,嘹亮震撼。
借鉴了梅山歌谣元素的石马江号子,是中国南方地区独特的与生产劳动密不可分的山歌型号子。以前他们撬石块、凿石头时必喊号子,这样才更有劲。机械石刻出现后,手工石刻渐淘汰,石工们干活时必喊的石马江号子也越来越派不上用场。
王理亮和老友们边撬石头边排练新号子。 王昊昊 摄
石马江号子最早形成于元末明初,有着 700 多年历史,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本就知晓度不是很高的传统民歌,在当今时代更难觅 「知音」 。
新邵县小塘镇、新田铺镇一带是有名的石工之乡,这里曾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石工外出承包桥梁、堤坝等石工建筑工程,雕刻技艺高超。石马江号子就是当地石工们在劳动中创造的。王理亮 19 岁做石匠接触石马江号子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
石工饱经沧桑的双手。 王昊昊 摄
「打石头是个技术活,要求大家同心、齐力。号子一唱起来,人顿时就有劲了。它还能减轻劳动强度,通过统一工友们的工作节奏提高安全性。」 随着石匠技艺见长,王理亮学的号子也越来越多,「很多号子的调子相似,可以填不同的词」 。
石马江号子在不断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长号、短号、急号三类,长号用于拉石头,短号用于撬石头,急号用于抬石头上坡过坳。号子又有石工号子和渔工号子之分,前者以高亢粗犷的声腔为主,后者则以抒情柔美的声腔为主。
石工在凿石头。 王昊昊 摄
「尽管石匠们一代代口传心授,将高亢粗犷的石马江号子延续下来,但机械刻石出现后,唱号子的人越来越少。」 王理亮虽已高龄,仍坚持创作新的号子,他一生收集、创作了多首石马江号子的故事与唱词,将其编成 《顺水桥家》 等节目,在多地参加演出。他还收了 200 多名徒弟,现在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马江号子唯一的传承人。
「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到号子,也很少有年轻人主动想学号子。」 王理亮的同龄人、小塘镇金塘湾村村民李贤贵也自小就会号子。他说:「目前新邵县会号子的多是中老年人。虽然号子后来也演变成宣传伦理道德、歌颂爱情等的音乐形式,受众范围仍较小。」
排练结束,石工们唱起回家号子回家。 王昊昊 摄
王理亮认为,石马江号子 「喊起来」 是一种很好的特色文化资源,关键是要有年轻人 「接棒」 传承发展。他建议,可以编几曲石马江号子并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同时在课间操播放,让年轻一代逐渐接触、爱上号子,甚至可以将号子编成街舞舞曲让年轻人传唱,通过多种途径让近乎绝唱的石马江号子 「活」 起来。
王理亮说,期待通过多方努力让石马江号子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它 「活下去」 的可能性就更大。 (完)
作者:王昊昊 关紫文
资料来源:中新网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