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扬琴,又名 「恩施丝弦」,主要流传于恩施市城区、集镇以及利川、咸丰、宣恩、来凤等周边县市,是土家族地区曲艺中音乐、文学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一个曲种。
2008 年 6 月,恩施扬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琴表演
恩施扬琴有四川和扬州传入两说,时间大约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民国初年,组织成立 「清江琴社」,参加者达二十余人,定期在会友家中演唱,使扬琴的流行达到了最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恩施扬琴已在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地广为流传,其艺人达 100 人之多。
恩施扬琴唱词高雅,音乐唱腔优美。传统的恩施扬琴,属自娱自乐的雅乐艺术,历史上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演唱者多为行商坐贾、文人雅士,以高雅自居,自约相邀,以琴会友,交流技艺,有 「曲唱五更鸡,非友 (知音) 不玩琴」 之说。其演唱形式为坐唱,演唱者围长桌而坐,不化装,不表演;演唱传统曲目时,按生、旦、净、末、丑等角色递相演唱,情节高潮或煞尾时,众人帮腔渲染气氛。
恩施扬琴的主奏乐器是扬琴,艺人们称操扬琴者为 「坐统子」,意谓指挥。碗琴、三弦、月琴、二胡、京胡、鼓、尺 (即简板),与扬琴合称 「八音」 。伴奏时,时而随腔附和,时而繁简交错,有时蜻蜓点水,有时泼墨如云,依托优美的唱腔旋律,表现情节,刻画人物。
三弦
恩施扬琴的曲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往往从历史、古典小说、戏曲中提取题材,汲取养料。有取材于 《三国演义》 的 《修诏》 《三讨荆州》 等,有取材于 《东周列国志》 的 《浣纱溪》 《伯牙抚琴》 等,有取自于唐宋历史的 《醉写吓蛮书》 《东窗修本》 等,有取自于民间传说的 《盗灵芝》 《水漫金山》 等,有取材于其他小说和戏曲的 《黛玉葬花》 《武松打虎》 《扫松下书》 《琵琶记》 等等。恩施扬琴的曲目,大多篇幅短小,未见长篇曲目。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基本句式,也有五言和杂言等形式。
扬琴从外地传入恩施,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必然受到恩施本地民间音乐、语言及习俗的影响,杂采众腔,兼收并蓄,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曲艺品种。恩施扬琴的音乐分为板腔体曲牌、歌谣体曲牌、民间小调及器乐曲牌四类。恩施扬琴的曲目大多采自传统的戏曲、小说或者历史、传奇,这就决定了其曲文、唱词精炼严整,优美抒情,文学性较强。 (本文、图选自 《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一书)
资料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