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 「撮泰吉」 是彝语音译,现在见到的文字音译名称有 「撮衬姐」 、 「撮寸几」 、 「撮屯姐」 、 「撮特基」 、 「撮泰吉」 等十余种。简称 「变人戏」 。 「撮泰吉」 被专家学者誉为 「彝族戏剧的活化石」 。
撮泰吉的主题是 「先民耕作活动的由来,生动地再现了远古先民的初始农耕活动。撮泰吉一般于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演出内容反映了彝族先民创业、生产、繁衍、迁徙的历史。戏中对先民如何耕地、播种、薅锄、收割、归仓等生产过程,作了粗犷的示意性表演。同时,演出了他们祭祀天地、祖先、神灵的场面。
撮泰吉的表演形式十分独特。表演者用白色头帕将头缠成尖锥形,身体及四肢用布紧缠,象征裸体。台词对白皆以吸气发音,还发出猿猴般的吼叫声,象征他们是生活在人类初期。表演时部分人头戴面具,所戴面具主要有五面,分别是彝族老人 (1700 岁) 、老妇人 (1500 岁) 、苗族老人 (1200 岁) 、汉族老人 (1000 岁) 及小孩。面具长约一尺,前额突出、鼻子直长、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锅烟涂为黑色,再以石灰及粉笔在额头和脸部勾出各种线条,黑白相间,极显粗犷、神秘、古朴和森严。不戴面具者为山林老人或山神 (2000 岁),是自然与智慧的化身。在表演期间,表演者走村串寨,每到一家,都要坐在火塘边念一段吉祥祝辞,并向主人索要鸡蛋和麻,走时再从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后来到寨边路口,把三个鸡蛋埋入土中以预测来年年景,点燃茅草把其余鸡蛋煮熟分食,口中念 「火星走了,火星走了而结束。较为全面地向我们展现了西南初始的农耕社会。
撮泰吉对人类历史文化意义重大。这种原始艺术具有戏剧发生学和艺术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其中有关生产、生活的表演活动对于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撮泰吉在一个偏远并切相对狭窄的区域流传,保存比较完好,但传承纽带相当脆弱,急需抢救保护。目前撮泰吉有一个国家级传承人、两个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其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罗晓云、文道华荣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撮泰吉的传承也遇到一些问题。据其传承人介绍,撮泰吉现在存在很多盗版问题,比如在毕节市和其他地方,也有人在跳这个舞蹈,但是他们有些甚至连彝语都不会讲。并且板底乡的撮泰吉都是只在过年过节等重大节假日才表演的,而这些 「盗版的」 经常在其他地方上演,很多都已经商业化。
编号:Ⅳ-85
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