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语称为 「阿吉拉姆」,为 「仙女姐妹」 之意。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 8 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 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 「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 「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 「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 「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有 《文成公主》 《诺桑法王》 《朗萨雯蚌》 《卓娃桑姆》 《苏吉尼玛》 《白玛文巴》 《顿月顿珠》 《智美更登》,俗称 「八大藏戏」 。此外还有 《日琼娃》 《云乘王子》 《敬巴钦保》 《德巴登巴》 《绥白旺曲》 等,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所以藏戏以面具的颜色象征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善恶之分。通常白色象征善良和纯洁;红色象征威严;绿色象征柔顺;黄色象征吉祥和高贵;半黑半白代表女巫;青面獠牙代表妖魔,乡民的面具则用白黄之布缝制,代表朴实敦厚。
藏戏又分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两种。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四大流派。其中觉木隆藏戏是在所有藏戏剧团和流派中艺术方面发展最为完备丰富、影响最大、流传也最广的一种。拉萨、山南地区的藏戏团体,多数属于觉木隆派。迥巴藏戏团是藏族戏剧中最为古老、杰出的代表之一。藏戏以蓝面具藏戏为典型代表,而蓝面具藏戏是从迥巴藏戏班首先创建起来的。它上承白面具藏戏古老传统,保持了藏族最为古老的发声法,下启蓝面具藏戏,开创了新颖华丽的蓝面具藏戏风格,因此迥巴藏戏的表演、唱腔艺术在藏族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名望。湘巴藏戏——也称 「常•扎西直巴」,又因在南木林山沟中的香河边,也被称为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的影响仅次于觉木隆,是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剧团,唱得好是它的主要特点。白面具戏也有传承绵延的优秀剧团,久负盛名的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其鼓钹伴奏、唱腔、服饰等都与其他藏戏不同。琼结卡卓扎西宾顿也是西藏白面具戏的一个著名演出团队,该团的主要演出剧目为 《曲杰诺桑》,以独特的唱腔闻名于全藏。另外,主要流行于青海黄南地区的黄南藏戏是属于安多语系藏戏的一个重要支系,其特点是在音乐中吸收了当地民间歌舞素材。
2006 年 5 月 20 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Ⅳ-80
类别:(德格格萨尔藏戏、巴塘藏戏、色达藏戏、青海马背藏戏、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黄南藏戏、尼木塔荣藏戏、南木特藏戏) 类别:民间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德格县、巴塘县、色达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