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剧

2024-10-02 9 0

  白剧,白族戏曲剧种,原名 「吹吹腔」,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鹤庆等白族聚居地区,是大理地区白族演唱的一个古老剧种,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一般认为,它由江西传入的弋阳腔融合白族语音、曲调而逐渐形成,清乾隆年间已开始演出,光绪年间则更盛行。 1949 年后,以吹吹腔为基础,吸收白族曲艺 「大本曲」 的曲调,得到进一步丰富提高,改称 「白剧」 。唱词形式基本上用白族诗歌常用的 「山花体」,用白语和汉语演唱,唱腔曲调有三十多种,表演节奏鲜明,规律严谨,比较古朴,有严格而固定的程式。

  白剧音乐包括唱腔音乐和伴奏曲谱两大部分。唱腔音乐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两大类组成。有的唱腔按行当分为小生、小旦、摇旦、须生腔;有的按人物身份和动作分为英雄腔、哭腔、苦腔;有的按节拍、唱法分为平板、高腔、一字腔、流水板等。唱词多采用白族 「山花体」 格式,即 「三七一五」 或 「七七一五」,人称 「七句半」 。用白语或汉语演唱,道白用 「汉语白音」 。角色按生、旦、净、丑行当扮演各种人物。表演规律严谨,节奏鲜明,不仅舞蹈性很强,而且还有一些表现力强的武功。白剧只用红、黑、白、蓝、紫 5 色的独特脸谱,以区分不同的人物性格。伴奏乐队除保留唢呐和三弦两种传统乐器外,现已发展为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

  目前收集到大约 400 多个剧目,其中传统剧目 300 多个,新中国成立后新创、整理、改编的剧目 130 余个。内容主要有袍带戏、生活剧、民间传说故事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 5 类。 1962 年,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正式成立。优秀的传统剧目有:《崔文瑞砍柴》 、 《火烧磨房》 、 《窦仪下科》 、 《柳荫记》 、 《竹林拣子》 、 《访白袍》 等。此外,《红色三弦》 、 《苍山红梅》 、 《望夫云》 、 《阿盖公主》 、 《情暖苍山》 、 《苍山会盟》 、 《白月亮白姐姐》 等剧目多次被选调晋京演出并在国内外巡回演出,曾荣获 「文华奖」 、 「曹禺剧目奖」 等省级和国家级大奖,团体和个人获国家级奖励近百项。

  多年来,白剧博采众长,吸收了京剧、滇剧、花灯、川剧等戏曲剧种的表演手段以及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舞蹈语汇,使其表演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既保持古老剧种的民族特色,又注意戏曲的程式化、生活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白剧艺术家,吸引着不少专家学者对白剧艺术进行研究,在大理白族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吹吹腔的传统剧本,有着许多鲜明的民族特色:一是吹吹腔的文学性较强,戏曲中常见的陈词滥调较少,有不少剧目出于文人手笔,文辞雅美。二是吹吹腔的唱词格式不同于汉族戏曲的唱词,基本上是 「三七—五」 的所谓 「山花体」 ,即每段唱词为四句,前三句是七字,后一句是五字。如果唱词需要长一些,就两段相连成八句,前七句都七字,第八句为五字,或是让两段以亡的 「山花体」 连在——起。 「山花体」 是白族文学中诗歌的传统形式,无论山歌、小调、大本曲、文人诗和巫觋所唱的祝词,都用这样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吹吹腔与白族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是吹吹腔的剧本有着自己的语言特色。浯言是白语与汉语夹杂,白语部分也是用汉字书写,只是在句旁加以注明。

编号:Ⅳ-137

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