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缙云:婺剧进校园 婺韵飘芬芳

2024-10-02 8 0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长坑小学的学生在演奏

  丁字步、兰花指、荷叶掌、剑指手……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当别的学校的孩子们在做课间操时,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舒洪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1400 多名师生齐整整站好队形,有模有样地做起学校自编自排的 「婺剧操」 。

  近日,记者随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组织的婺剧进校园调研组来到舒洪镇中心小学,被千人齐唱婺剧的场面震撼了。师生们的 「婺剧操」 不仅整齐娴熟,而且气势雄壮、精气神儿十足。据了解,2010 年,缙云县便开始推动婺剧进校园工作,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和浙江省印发的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还要早五六年。经过多年精心发展,全县 53 所中小学校每年参与婺剧进校园活动的人数达 4.5 万人,婺剧进校园在缙云已经实现全覆盖。

  自觉推动:艺术教育 「玩」 出名堂

  出身于婺剧世家的杨俊芝是缙云县五云街道周村幼儿园的园长,戏曲传承如何在 「早」 字上下功夫,更好地丰富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是她接手幼儿园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5 年,杨俊芝首次把婺剧引进幼教课堂,经过短短两个月的尝试,小演员们就登台演出了 《游山打雁》 片段,全身披挂的杨宗保和穆桂英一上场就惊艳了在场的家长和老师。 「戏曲的缠头是很疼的,但是孩子们都忍下来了,让人特别感动。虽然孩子们还做不到字正腔圆,但童声悦耳,足以打动心灵。」 杨俊芝说,演出结束后,婺剧兴趣班的报名一下火爆起来,幼儿园也积极引导,对婺剧的特色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整合。

  在小学生群体中,婺剧艺术更是得到了大力度的普及。舒洪镇中心小学 2013 年就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 (婺剧) 传承教学基地。学校积极开展 「能唱、能演、能画」 婺剧三能教育——下午上课前 10 分钟 「每天一唱」,每周一节音乐课学习婺剧知识、唱段和身段表演,每月一节美术课学画婺剧脸谱、服饰、人物。

  长坑小学开展婺剧进校园的历史则可追溯至 1982 年。校长刘勇武介绍,从 1982 年开始,学校就地取材,在教学经费、硬软件设施以及师资力量极为短缺的前提下,选择了群众基础好、家长认可度高的民乐、婺剧作为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并在 2008 年成立了婺剧社团,每天都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 「玩」 。没想到,学校的艺术教育却因此 「玩」 出了名堂、 「玩」 出了成绩,孩子们的表演多次摘得省市级奖项,排练的节目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

  学科融合:婺剧进校园更生动

  语文课上接触婺剧台词创作,音乐课上开展婺剧唱腔教唱,体育课引入婺剧身段训练,地方课程介绍地方风俗特色,美术课研究婺剧脸谱和服饰绘画……除了开设专门的婺剧课系统讲授婺剧知识,缙云的中小学校还将戏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让艺术教育更形象、更生动。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潜移默化地全面提升孩子的婺剧综合素养。

  对中小学校来说,戏曲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滋润他们的成长。长坑小学的一名学生给缙云县教育局教育科科长胡成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孩子之前不爱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后来参加了婺剧社团,在一部剧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让他一下子成了同学们眼中的明星和偶像,他自己也从中找到了自信,各个方面都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慢慢地学习成绩也跟上去了。」 同样,很多学生在戏曲学习中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长项。该校六年级学生陈敏杰告诉记者,自己学的是鼓板,除了在学校学,周末还会找专业老师练,学习鼓板不仅没有耽误自己的学习,还让自己 「变得更有自信了」 。

  加大扶持:不能让学校仅凭热情做事

  调研组走访中发现,戏曲进校园虽然得到政府和学校极大支持和推动,但师资和经费问题仍困扰着不少学校。缙云县文广新局局长杜心南说,目前戏曲进校园的财政拨款较少,被列入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或者婺剧传承示范点的学校才会得到一些补助,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更多的是学校凭着热情和责任在推动婺剧进校园。

  「戏曲进校园也让我感受到学校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 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薛亮说,戏曲艺术是中小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抓手,未来,浙江省将开展戏曲进校园大普查,摸清楚全省戏曲进校园工作的现状,为下一步顶层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同时,还要开发戏曲进校园的统一教材,推动形成适用于各地各剧种的戏曲通识教育的教材标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