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送戏下乡演出现场
五音戏新编剧目 《大众星火》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供图
走进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五音戏名家吕凤琴正与青年演员打磨传统经典剧目 《赵美蓉观灯》 片段,2018 年 2 月 9 日,她们将赴河南参加首届稀有剧种互联网公益晚会。与此同时,为了迎接 2018 年的文化惠民演出,剧院演职人员也都在悉心准备。
参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代表性剧目展演、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创排戏曲微电影 《拐磨子》,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细数刚过去的一年,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院长马光舜用了 「忙碌」 一词。
近年来,加大精品创作、推动剧种研究、拓展传播途径、夯实民间基础、进行数字化保护记录,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形成了 「五位一体」 的五音戏保护传承模式,为剧种发展带来新气象。
创研结合,「两条腿」 不偏废
闷头唱戏、不问家底,总演老戏,新作品尤其是精品匮乏,此种情况在基层戏曲院团十分普遍。为破解这一局面,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坚持创作、科研相结合,既盘活了一系列传统资源,又为剧目创作带来活力。
作为肘鼓子声腔的一支 (西路),五音戏与柳腔、茂腔、扽腔等剧种属于同一个声腔体系,有 《赵美蓉观灯》 《站花墙》 等许多共有剧目。立足地方戏振兴和传承,从传统剧目或古典故事中取材,是近年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剧目创作的一个特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 《紫凤》 便是依托传统戏 《换魂记》 再度创作,通过把土地爷偷改勾魂令牌、判官主持正义、 「换魂」「还魂」 等传统架构与现实元素结合,凸显公平、正义等当代内涵。
「淄博是蒲松龄的故乡,聊斋故事已融入风土民情,深受群众欢迎。剧院已连续创作系列 『聊斋戏』8 部,包括来源于 《聊斋志异》 的传统戏 《墙头记》 《姊妹易嫁》 及新编戏 《云翠仙》 等。」 马光舜介绍,根据 《聊斋志异》 中的 《珊瑚》 故事,目前,该院正进行新剧目打造。
在激活传统、发掘创作源泉的同时,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还加强理论研究,为剧种后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2016 年,剧院与山东理工大学戏曲文艺研究所签署 《传承与发展五音戏科研合作协议》,启动 「齐文化视阈下五音戏的传承与发展」 研究,就五音戏的发展流变、地域文化特征及语言、音乐特色等进行系统考察。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档案·五音戏》 《五音戏传统剧本精选集》 等专著也已结集出版。
活态传承+静态展示,筑牢发展根基
「历史上,淄博境内流布的剧种很多,有人们熟悉的吕剧、京剧、五音戏,也有已经消亡的转转调等。就目前发展较好的剧种来说,依然面临不同情况的危机。」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副院长毕金奎坦言,鉴于传统艺术传承的迫切性,2014 年起,剧院启动实施五音戏艺术文献、演出音视频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收录了自上世纪 30 年代至今,历代五音戏艺术家的舞台演出及教学、传习活动,亦可为后续创作研究提供遵循。」 毕金奎说。
整理家底的同时积极亮出家底,进一步拉近了五音戏与大众的距离。 2017 年 12 月,山东首家现当代戏曲名人专题纪念馆——鲜樱桃纪念馆开馆。通过艺术家捐赠、剧院收购、影印复制等形式,该馆收集展出五音戏泰斗鲜樱桃的戏装、唱片、书画、影像等实物 300 余件,其中大多数展品是首次对外公布。 「通过常设展览,有助于人们了解鲜樱桃戏比天大的精神,也为更多观众认识五音戏提供了方便。」 淄博市文广新局局长周茂松说。
开展抢救性记录的同时,夯实五音戏传承发展的民间基础也被摆上显要位置。前不久,在淄博市高新区实验小学,一堂五音戏参与式体验课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 「五音戏为什么叫肘鼓子戏」「五音戏怎么发声」……面对这些问题,演员们热心示范,耐心解答。
马光舜介绍,从 2009 年起,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启动五音戏进校园工程,由名家指导编写 《淄博市中小学美育资源系列·走进五音戏》 校本教材,每年进校园辅导几十场。此外,剧院还联合中国戏曲学院、青岛大学等高校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五音戏进校园的途径。
跨界探索,剧种传播多样化
不囿于传统、不盲目创新,但理念要紧跟时代,这是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演职人员的共识。近年来,借助跨界交流融合,剧院积极拓展五音戏的传播途径,带动了不同剧种间的交流与学习。
《拐磨子》 是一出五音戏传统戏,展现一对小夫妻在推磨、烧火、压豆腐的忙碌中说唱逗乐的质朴情趣。以此为素材,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以戏曲微电影手段再创作,借助 「戏中戏」 的形式把现实人物 (兰花和钢子小两口) 和戏中人物 (磨豆腐的夫妻) 巧妙编织,展示了当代戏曲人的生存境遇与艺术追求。 2017 年 11 月,该片获第二届中国戏曲微电影大赛 「最佳戏曲微电影奖」 。 「通过新媒体手段开通一条让更多观众了解中华文化的通道,让传统经典重放异彩,是我们进行跨界探索的初衷。」 演员路萌说。
近年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还采取 「以院带团」 的形式,与民间剧团形成合力,进一步扩大剧种知名度,提升淄博 「齐文化」 影响力。 2017 年 10 月,该院帮助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完成 《少年夫妻老来伴》 创作,该剧参加第五届淄博市新创作小戏优秀剧目调演并获一等奖。日前,双方已经启动新编俚曲戏大戏 《般阳桥》 创排,进一步推进 「以院带团」 模式探索。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