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简单的舞台,灵巧的十指,加上一点光亮,小小的皮影就能演绎人生百态、历史沉浮。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纸影戏、驴皮影等,是一种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古老的综合性艺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 「活化石」 。表演时,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人,借灯光投射在半透明幕布上,并伴随着音乐和唱腔进行表演。法国乔治·萨杜尔在 《电影通史》 中,把中国皮影戏称作 「电影的先驱」,浑司楼在 《人们的剧场》 中宣称皮影为 「有声电影的来源」 。
「皮影戏」 的前世今生
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皮影起源的最早之说与周武王伐商纣有关。过去影戏艺人供奉黄龙真人,传说他是影戏之祖。黄龙真人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手下玉虚十二弟子之一,在一次为周武王守城战中,设空城计,以纸糊住城门,张灯晃动影人,外敌疑城中兵多将广,便不战而遁,后人便说影戏的鼻祖是黄龙。之后有皮影发生于春秋战国之说。山西孝义皮影戏,供奉子夏。相传子夏率门徒到魏国的孝义讲授孔子儒学,为招揽听众而创建影戏。此二说俱是民间口头相传,于史无据。
据典籍记载,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不已,终日神情恍惚,不理朝政。大臣们都十分着急,却也无可奈何。这时,恰好有一个方士云游到了长安,他说能让死者显灵,武帝便请他进宫一试。方士问清楚了李夫人的长相衣着后,便要了一间空房,承诺三天后可叫武帝见到李夫人。三日后,汉武帝来到,只见房内门窗紧闭,挂着薄纱,纱后燃着蜡烛。方士在幕后做法,一会儿功夫,李夫人就姗姗而来。武帝见美人虽云鬓半掩,却与李夫人相貌相同,正想扑过去,倩影倏忽不见了。见而不得,相思更深,汉武帝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北宋高承在 《事物纪原》 中简述了上述故事后,说 「由是世间有影戏」 。
唐代元稹在 《灯影》 诗中说:「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后面两句说的是当时人用影戏表演唐太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唐代社会经济空前繁盛,特别是文化艺术以及宗教的传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当时人为了把史书、经卷讲诵得更加生动、有吸引力,先是运用绘画的手段,将经、史内容描绘出来,再辅以讲说,这种 「俗讲」 在当时非常的流行。后来,又有人把静态的画改为带有活动关节的纸人,并用线牵动着,以此来形象、逼真的讲经、说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皮影戏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的繁荣,是最受市民喜爱的文艺活动之一。据北宋孟元老的 《东京梦华录》 记载北宋时期京城里面 「瓦肆」 很多,「大小勾栏」 五十余座,「可容数千人」,其中还有专门演皮影的场地。每每到了良宵佳节,城里各地都设有乐棚或临时搭设的小棚子,万人空巷,人山人海,从白天到夜晚,唱腔与音乐不绝于耳,一片繁华景象。北宋时已经出现很多著名的皮影艺人,「崇、观以来,在京师瓦肆伎艺,……童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瘦吉等」,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吸引众多人围观看影。
北宋时期皮影戏的繁荣除了观众众多外,这个时期,皮影戏从内容到表演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表演的成分也大大增加。除了历史作品外,传说虚构的故事开始增加,戏路子越来越宽,同时表演夸张滑稽、逗趣幽默,极具喜剧色彩。汴京的皮影戏虽繁华,却好景不长。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京城中的皮影艺人随着难民开始四处流散,并相继在东西各处扎根发芽,逐渐形成了皮影戏的三大区域性流派,即以滦州皮影为中心的北方皮影,以陕西皮影为中心的西部皮影和以江浙湖广为代表的中南部皮影。
南宋朝廷 「只把杭州作汴州」,他们仿照汴京的 「瓦肆」,在杭州城内修建了大量的 「瓦舍」,继续召集伎乐,为军中将士提供娱乐休闲。范成大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 此时皮影戏的内容已经非常丰富,表演成分浓重。南宋周密的 《武林旧事》 记载杭州还出现了名为 「绘革社」 的影戏组织,「绘革社」 里面有 「镞影人」,负责专门刻镂影人。又在 《百宝总珍》 中记载,南宋时杭州皮影戏班使用的影箱——「影壳篓子」 里人物分大、中、小三种,影人的头、身、脚要分开存放,准备随时调用。一个影戏班 「有人头一千二百个,大小影身一百八十身,杂使公、茶酒、马车共计一百二十余件」 。同时,皮影戏的道具材料也发生了变化。南宋吴自牧在 《梦梁录》 中记载:「有弄影戏者,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从此段记载可以看到,皮影材料先是用纸来雕刻结缀,后来出于避免损坏,以便长期使用的考虑,才换成了皮革。
「做得好,又要遮的好,一般也号子弟兵,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这是明代万历年间山阴人徐渭做的灯谜诗——《做影戏》 。明代的皮影戏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历史叙事方式,重点表演历史故事,此外,明朝皮影戏的流派已经相继成熟起来。明朝初年,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河北一带的皮影戏迅速发展起来。到了永乐万历年间,由于屯兵边疆,皮影戏开始在云南等地发展起来,并结合当地的艺术形式,唱腔、脸谱等方面开始形成独特的风格。
到了清代,皮影戏十分受皇室贵族的喜爱,当时还出现了著名的 「宫影戏」, 京城附近,甚至更远地方有名的艺人都会被特邀进王府官邸进行专门的影戏表演。很多八旗王府、官家府邸、乡绅大户,都以专设影戏道具、聘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各地方的皮影戏也异常繁华。陕西皮影、滦州皮影、山东皮影、辽西皮影、湖北皮影等各流派的皮影戏班活跃在乡里社会,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不足为奇,彼此之间相互打擂,热闹非凡。遇到逢年过节、喜庆丰收、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乾隆年间赵本植在 《庆阳府志》 中记载当地乡村皮影戏流行,正月闹元宵,唱 《大回窑》;二月二日土地菩萨生日,唱 《土地会》 。在四川北部,一年四季都有皮影戏,春季要演 「还愿戏」,四五月演 「秧歌戏」,七八月演 「求水戏」,冬天要演 「火神戏」 。
请君更看戏中戏 对影休推身外身
皮影戏为何会有如此魅力,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痴如醉。这一切都源于皮影戏 「不仅传播知识、提升文化价值,同时还向民众、特别是向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娱乐方式。」
「国有道出忠臣良将,家有道出的是孝子贤孙,害人之心不可起啊,做人要的是一身正气」 。皮影戏的传统剧目,如 《三战吕布》 《楚汉之战》 《赤胆忠心》 《包公案》 等大多是忠君爱国、伸张正义以及人伦亲情的主题,通过皮影艺人的传唱,历史知识、世间伦理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到了千家万户,尤其是皮影戏台前那些正在启蒙的孩子。皮影戏可以寓教于乐,将历史知识、文化价值以喜闻乐见的影戏方式表演出来,帮助人们辨忠奸、别善恶、明伦理,从善如流。
皮影戏反映了世人的风土习惯、生活态度及审美情趣,调节了人们紧张、单调、枯燥的精神生活,有益于人们缓解情绪,郁宣泄积,进而达到娱乐减压的目的。孩子们成群结伴 「夜隈灯影弄先生」,成人也会因皮影戏而流连忘返,宋代白姜石在诗中说:「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深夜还。只因不尽婆婆意,更向街头弄影看」 。 《燕京岁时记》 中说清代北京城的影戏表演非常形象,情节曲折动人,唱到悲伤的时候,一些老妇人常常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
「请君更看戏中戏,对影休推身外身」,戏就是人,人就是戏,皮影戏对传递历史知识、提升文化价值、为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乐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1 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皮影戏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今天,在艺人们的精心守护下,皮影戏依然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生息,让当代人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激荡着民族的精神 ,留住记忆中的光影。
来源:北师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