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日格勒舞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的统称,因聚居地不同,它主要有 「 阿伯罕」 、 「阿罕拜勒」 、 「郎突达贝」 、 「哈库麦勒」 和 「哈根麦勒格」 等几种名称。 「鲁日格勒」 有 「燃烧」 或 「兴旺」 之意,达斡尔语中的 「鲁日格勒贝」 可引申为 「跳起来」 。传统鲁日格勒舞主要是由女性集体表演的,偶尔有男性参与。
鲁日格勒舞,约产生于狩猎采集为主业的年代,至今该舞蹈的动作仍保留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如舞蹈中有模仿黑熊搏斗、布谷鸟的鸣叫,以及鹿走、鹰飞的动作,有模仿挑水、采野果、梳头、照镜子等生产生活的动作。古代达斡尔人聚集在村头的草坪上,边舞边唱,纵情舞蹈,在生产劳作之余,用舞蹈来表达心情,自娱自乐,消除疲劳。鲁日格勒舞是达斡尔族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表现了达斡尔族许多生产劳作、生活的情景、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鲁日格勒舞以双手双臂舞动为主,步法主要有侧滑步、跺步等,整体动作简单而不失活泼。同时,舞蹈有严格的程序和动作要求,表演一般分为 「赛歌」 、 「对舞」 、 「打斗」 三段。第一段以唱歌为主,表演者相对双手上下摆动,双脚按时针方向滑步走圆圈,表演者齐唱 (同时唱一首歌,也可以接唱多首,直到对方示意不唱而中止) 或问答对唱,歌唱的内容多是劳动生活;第二段以舞为主,动作幅度加大,一般是两人对舞,互不相让,一方还要以拳头击打对方的头部。最后一段以打斗为主,形成狂欢,舞者情绪高涨,歌唱变为 「哲嘿哲」 、 「德乎达」 、 「 哈莫、哈莫」 等简短有力、振奋人心的呼号,打斗是双方在呼号声中挥拳相击,达斡尔语称为 「郎涂」,意即拳头,表现在舞蹈中则是一手叉腰,一手举拳过顶,振臂、挥拳,直到一方认输败下,或者第三者加入后,双方趋于和缓,舞蹈才告一段落。因达斡尔族分布地域的不同,鲁日格勒舞在民间表演时发生一些变化,除三段式外还加入了一些创新的舞蹈动作。鲁日格勒用呼号和歌唱来统一和协调众人舞蹈的舞步和节奏,实现了歌与舞的一体化。
2006 年,鲁日格勒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的传承主要靠家庭和社会活动中人们互相学习、互相传播。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吴智、鄂彩凤、吴国英、安宏等都是当代鲁日格勒舞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
编号:Ⅲ-28
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