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锦鸡舞

2024-10-03 6 0

  锦鸡舞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流传于苗族 「嘎闹」 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亚族群。他们居住在麻鸟、羊先、也改、党早、加配、羊物等村寨,方圆约 50 多平方公里,两万多人口。

  排调镇位于丹寨县的东部,境内山峦起伏延绵,岭脉纵横,沟谷交织,山高谷深。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这里的自然与人文生态保护完好。

  传说这支苗族的祖先住在东方大平原上,后来迁到一个叫 「展坳对社」 的沙滩边居住,又因洪灾,才沿江而上,来到这里。苗族有洪水滔天后人类只剩下葫芦兄妹,兄妹结婚繁衍人类的传说。女娲不仅是苗族的祖先,而且是芦笙的发明者,《白虎通》 说:「匏曰笙」 。 《世本》 说:「女娲作笙簧」 。

  传说祖先们来到这里,没有田耕种,他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小米助他们度过饥荒,锦鸡也就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于是,他们模仿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又模仿锦鸡的求偶步态跳芦笙舞。而在深层潜意识里,这支苗族自称 「嘎闹」,系远古鸟图腾部落的后裔,至今,锦鸡舞仍在他们的祭祖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锦鸡舞在 12 年 1 次的祭祖活动中担当重要职责,节日娱乐主要是锦鸡舞表演。婚庆、迎客礼仪、青年男女的 「跳月」,都依托锦鸡舞来进行。

  锦鸡舞的伴奏芦笙,苗语称:「更拉」,又称 「四滴水」 。表演锦鸡舞时,男性吹芦笙作前导,女性随后起舞,排成一字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下肢动作多,上肢动作少,左右手垂直于短裙边放松,随舞姿自然摆动,脚步尾尾律动,回环复沓、优雅流畅,含情脉脉,细腻娓婉,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 2006 年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