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医药绝大部分是来自侗族同胞发现和种植的野生植物和药材,药源丰富,目前调查搜集的侗药有 687 个品种,整理出书的有 134 个科属 294 个品种,很少采用外来药。侗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侗药知识得到不断积累,逐渐由单方发展为复方,酒药、膏药、丹药、散药等,药物与医疗共同得到了发展。其医学发展经历了原始医学、侗傩医学、经验医学,理论医学等阶段。其核心是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思想,主要强调气和水在维持人体功能活动中的重要性。疾病分为冷病和热病。侗医理论为六性六味。六味为酸涩、苦、辣、香、淡、甜。六性为热、凉、收、散、退、补。用药先要掌握六性六味,根据六味与六性的药物对应关系,以疾病的临床表现确定用药。如冷病用热药,热病用冷药,用药才能对症。诊断方法有问病、望诊、摸审和切脉。治疗方法有退热、除寒、发汗、排水、补、刮、拽七处等法,也使用内服药,并有缝合术、骨折复位术、膀胱取石术等手术方法。
侗族医药源远流长、古朴实用、独具特色。早期以巫医为主,侗族古歌 《玛麻妹与贯贡》 记载:"相传古时侗族有个孝子叶贯贡,他母亲生病四处求医,遇医仙玛麻妹,给他母亲治好了病,二人成亲行医。玛麻妹能识别很多药,能治许多病。被侗族民间文学中称为医仙、药仙。侗医药发展历史久远,侗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关于医药的记载甚少,主要靠口耳相传来延续。明代以后,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外族人带来了外族文化进入侗民族地区,促进了侗族医药的发展。不少文献记载了明后侗医药的发展,如 《黎平府志》:「黎平治妇男大小病,山中所采叶,俗名草药亦颇有效。」 近年来,许多医药人士对侗药单方和复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相继出版了 《侗族医药》 、 《侗医吴定元小儿推拿经验》 等专著,侗药作为民族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外同样具一定的影响,曾有许多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药商多次到贵州黎平、榕江等侗族县采购侗药。
侗医药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重要的一项成果。
编号:Ⅸ-16
类别: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