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是用壮药炮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它除了具有消炎退热, 祛风止痒, 通络止痛, 散结消肿, 开胃消食, 健脾止泻, 温经通痹, 活血止血, 宁心安神等治疗技能作用外, 还具有强壮补益的作用,实践证明对于体虚的患者定期施灸,可以起到增强体质, 防病保健的作用。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治疗机理是:通过以壮医秘方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疏调龙路、火路气机,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临床实践证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有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淤、消肿散结等作用。其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临床病证。如感冒发热、痔疮发炎、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瘙痒、痛经、软组织损伤、乳腺小叶增生、小儿厌食、遗尿、泄泻、风寒湿痹、多发性脂肪瘤等等,对于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瘙痒、麻木不仁、身痒诸证,疗效尤佳。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所需设备仅一根线、一盏灯。点灸时略有蚁咬样灼热感,迅即消失,病人无痛苦,不留疤痕,安全可靠。持线的着火端必须露出线头,以略长于拇指端即可,太长不便点火,太短易烧着术者指头。操作时必须掌握火候,施灸时以线头火星最旺时为点按良机,不要平按,要使火星着穴,要注意手法轻重,一般是以轻手法对轻病、以重手法对重病或以快手法对轻病,以慢手法对重病。灸后有蚁咬感或灼热感,不要用手抓,以防感染。施灸时患者体位以坐位或卧位为宜。对眼部及孕妇禁灸,实热者慎用。药线点燃后无烟雾形成,无环境污染,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容易学习及掌握使用,因而特别适合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推广使用。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原流传于壮族聚居的柳州地区,其主要传人为著名女壮医龙覃氏及其嫡孙龙玉乾壮医副主任医师。 1986 年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加以发掘整理和规范,撰成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一书。该疗法现已在全国 300 多家医疗单位推广使用,并传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 1992 年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并荣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编号:Ⅸ-18
类别: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