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禄丰县金山镇东部 18 公里处,群山中藏着一个长约 2 公里的 「葫芦谷」,谷中散落着小铺子、东山、邬家河等 10 个自然村,从清乾隆癸酉年 (1753) 开始,这里的汉族移民后裔为祭祀先人,追怀故土,凝聚族胞,大兴修建宗祠之风,凸显汉式建筑艺术风格,不经意间筑成一个 「宗祠博物馆」,一些宗祠甚至完整保留到今天,成为难得的乡土文化遗产。
明代汉族进入云南,主要在明初洪武、永乐两朝,而且绝大部分是以军屯形式迁入的。 《明史·兵志》 载,明代在云南共设二十卫,二十二千户所。这些卫所基本上都是在洪武、永乐年间设立的。该志说:「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军士应起解者皆金妻 (带家眷) 。」 学者们统计,洪武年间云南共设有二十一卫,二十一千户所。万历 《云南通志·兵食志》 载,万历时云南仍存军卫数为二十,千户所十二,御三,与 《明史·兵志》 所载大致相同。可以认为,洪武年间所设卫所即奠定了明代云南卫所的基本布局,洪武以后不过略有增损变更。由此得知,明朝政府有计划大规模地向云南移民的时期仅限于明初。移民中又以军人及其家属占了绝大多数。明初移入云南的外省人口大致在 30 万左右,此后或有谪戍、仕宦、捕逃、贸迁,但为数不多。
金山镇的明代汉族移民,世家不少,大北厂、小铺子等地,都居住着移民后裔。大北厂有王氏,小铺子有潘氏,虽千里徙来,却重振族纲,大有作为。兵屯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边地的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这块鲜为人知的土地上,计有东山村潘氏宗祠、邬家河村邬氏宗祠、鲍氏宗祠、小铺子村顾氏宗祠、弓兵村李氏宗祠、中屯村五氏宗祠 6 处建筑群,目前,除五氏、鲍氏宗祠成为危房外,余者基本完好,尚能居住。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 (mí) 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宗祠中的主祭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还有宗正、宗直等职。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家文化的代表。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儒家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李白 《江南春怀》 诗云:「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移民们在丧失皈依故土的路径后,通过宗祠连结家族,抱团御辱,扩展事业,教育族人,传承家风族风,像族谱、家训等文献,在宗祠中得以保护传承,丰富了乡土文化的内涵,是研究社会发展、民俗乃至历史的宝贵资料,为社会、民俗、历史学家们所重视。
初春,寂静的山间条状坝子里各种杂花渲染着一个迷人季节的开始,油菜花将大山深处的景致涂上重彩,古驿道上的东山村被花海包装起来,像藏在深山里的妙龄女郎,不为外界所识。 48 岁的村民小组长潘士荣是潘氏宗祠最新一届 「管事」,没有报酬的义务管理全凭功德良心,定期检查建筑是否有损坏,并及时筹资修葺。潘氏宗祠是这些村庄中保存最完整的四合院,大堂和厢房格局完好,雕梁画栋,原木镂刻的门窗精致古朴,技艺超群。正堂的整面墙上记录潘氏族人世系,字迹清晰可辨,是一部刻在墙上的家谱。
潘士荣说,每年正月族人都会定期在祠堂聚会,宰牲祭祖,除了村里 52 户 215 人齐聚于此外,外乡、外县甚至省外的一些族人都会赶来祭祀祖先,参与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祠堂里烹制佳肴,举行隆重庄严的祭祖活动,成为定制。因此,祭祖活动其实就是族人的大聚会,是族人一年一度的重逢日,许多潘氏后裔闻讯赶来,宗祠成为纽带,维系着家族的血脉,祭祖活动从而颇受族人重视。当然,宗祠还是全村的公共活动场所,村人凡有喜事,都前来祠堂里举办,族人非常珍爱这个地方。
据 《潘氏宗祠碑》 记载,潘氏自明朝军屯戍边定居路溪屯后,分为濂、澄、济、净四支。碑文说:「而净一支传公度,公度传起鲸,起鲸传秸禾,秸禾传竣祚,特盖五世矣。」 也就是说,这座宗祠建成后,他们的族谱已记录了来云南落籍的五代年表。碑文讲了一件事:「竣鼎与父秸禾相继去世,遗母陶氏。特鼎字上铉,年方十一岁,幸有次兄祚鼎扶持,攻读孝养孀母,于雍正元年游泮,遂起建家祠之意。」 这个家庭关系很清楚:明初军屯来滇落籍的潘氏有四弟兄,只有潘净一支留下家谱并传承后人。潘净之子潘公度、潘公度之子潘起鲸、潘起鲸之子潘秸禾,潘秸禾有三子,潘俊鼎、潘祚鼎、潘特鼎,父亲和长兄去世后,次子祚鼎扶持幼弟 「游泮」(读书),孝养老母。特鼎学成后,起了建家祠的念头。雍正十二年 (1734) 老母逝世,特鼎卖田筹资修建家祠,得到族胞的鼎力支持,家祠告竣。由是,修建潘氏家祠的首倡者是潘特鼎。但是,这块碑立于道光十八年 (1838),是潘氏家祠建成后 104 年后的事,详细记载捐资修建、维护宗祠的家族人员名单,宗田的地理位置及分布,宗族的墓地分布等,是一份难得的乡土文化研究资料。
研究者们发现,宗祠、族谱、墓地上的潘氏之姓,一律写为 「氵畨 」,无右上一撇。村中老人言,潘氏先祖不耻与宋代奸臣潘仁美同姓,姓氏故意少写一撇,以示与奸臣有别,以此训令后代不得作恶,祸害国家民族。
《鲍氏祠堂碑记》 现存芦子冲村鲍氏族人家中,立于光绪十七年 (1891),记录鲍氏先祖随沐英征滇定居于此的史实。 《邬氏祖谱序碑》 镶嵌于邬家河村邬氏宗祠正厅墙上,言邬氏历来重视儒学,祠堂内供奉孔子牌位,实际上祠堂即学堂,使邬氏人才辈出,「七代为官」「三受恩宠」 。祠堂悬挂 「进士」「武魁」 金字大匾,家谱记载,邬希明、邬定国、邬凤昌为清代进士。此碑立于道光十年 (1830),距今 188 年。
宗祠是金山乡土文化中的绚烂一页,庄严的建筑,详实的族谱,充满向上、向善精神的家训、族规,倡导耕读传家的传统思想,以及贤者的事迹,都是组成中华道德文化的基础,具有不可复制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