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革家姑娘在接请姑妈过 「十四」 前,母亲总要为女儿作一番打扮
精心打扫回娘家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居住在贵州黔东南一带的革家人都有去接请姑妈回娘家过节的习俗。接请日子一般从初十开始到十三结束,主要是去把已经出嫁为母或作妻的姑妈 (姐妹) 接请回来与父母和哥嫂、弟媳一起吃团圆饭,共叙思念之情,并一起欢度新年。
革家正月农历中旬过节不像其他民族那样过十五元宵,而是提前一天。这个节日他们称为 「过十四」,也叫 「姑妈节」 。 「姑妈节」 有着这样一段传说:远古时期,革家部落里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叫阿布 (花朵之义),全家 6 位哥兄弟妹中,唯有阿布一人是女孩,因此大家都对她百般溺爱,在 1 岁时,父母就给她订了一门 「娃娃亲」 。即使家人时常把阿布视为掌上明珠,但她从来不娇生惯养,10 多岁后就跟随父亲和兄长们一起劳动和耕织,并在生活中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工艺活,自己所制作的蜡染刺绣盛装在当地远近闻名,因此成了革家方圆十村八寨的金凤凰。阿布长到 18 岁那年,所订 「娃娃亲」 的男方家就前来提亲。阿布认为自己在父母面前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加上在家与父母和哥兄们一起生活和劳动,每天都有家人相伴,这种幸福生活是后半生是难以得到的。于是以自己还没有学会生产生活技能为由,苦苦要求父母再挽留两年。心慈肠软的父母和哥兄在她的恳求下,并要提亲人回去转告男方父母,等到两年后再来迎娶阿布。
图为革家姑妈回娘家的喜悦
两年间转眼过去,阿布已经长大成熟,男方的父母这次不能再妥协了,还亲自登门前来提亲。阿布父母由于在先前已经承诺让女儿在 20 岁时出嫁,这次也无法为女儿推托。看着那口日夜陪伴自己生活的温暖的火坑,又瞅着家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种恋家的愁肠油然而生。她是一个孝顺而识礼之人,更明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人生事实,这不是感情用事就可以逆转的,于是就当着双方父母的面提出个情理的要求:自己每年要在农历正月十四和七月十三回家团圆,并且需要娘家人亲自来接请,使女儿才不失身份; 在出嫁之时,自己要兄长牵着绕火坑走三圈,以报答父母和哥兄的养育之恩。在双方父母的承诺下,不久阿布出阁他乡,身为人妻。阿布出嫁后,家里一直不忘她的心愿,每年在农历正月十四和七月十三之前,都要派人去接请回来与家人团聚。革家各个村落的姑娘在出嫁后也纷纷效仿,并沿袭至今。
图为革家姑娘接请姑妈吃 「十四」 时的深情话语
革家人在 「姑妈节」 的第二天,本房的亲友都要将姑妈们接去吃 「闹寨饭」 。每到一家,这些姑妈还要唱 《感恩歌》 、 《回门歌》 等,以报答父母和家族的养育之恩,同时还要与兄嫂弟媳们对歌喝酒,以诉相思之苦和同贺团圆之喜。
(注:革家人为官方承认的未识别民族,身份证办理中民族栏目填为 「革家人」)
资料来源:黄平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