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

2024-11-13 10 0

  帕米尔高原的苍鹰是一种中型猛禽,体色苍灰,翅膀短圆,振翅疾飞,可悠闲翱翔高空,还能悬停空中发出 「滴—利利利……」 的呜叫。食物主要是啮齿动物、鸟类及其它小型动物。

  柯尔克孜族带鹰出猎都在冬季。驯鹰手剽悍骄健,身跨骏马,在山林草原间,左手架鹰,右手扬鞭,策马飞奔,紧盯猎物。猎手选好地形,揭开猎鹰眼罩,扯去猎鹰脚绊,唿哨一声,凶猛的猎鹰如箭离弦,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一圈,一个俯冲,势如暴风,扑向猎物,不管是野兔,还是狐狸、野鸡,不待猎物反应,即被猎鹰死死按倒,锋利的爪子和喙,深深的嵌入猎物体内,猎物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猎鹰猎杀。猎人疾驰上前,拉开猎鹰,取出猎物心肝,奖赏猎鹰。

  柯尔克孜族一个出色的驯鹰手,要具备三种品质:爱好、稳重、力气,三者缺一不可。他们鹰驯化过程包扩括捉鹰、熬鹰、驯鹰三个环节。

  捉鹰,十分艰苦,非常危险。鹰是一种凶猛的禽类,它在高高的树上,或在险峻的岩壁上筑巢,也有 「鸠占鹊巢」,在旱獭洞里栖息。要捕捉到它,难度可想而知。到鹰巢掏雏鹰,一但被雌雄苍鹰发现,就会受到最凶猛地攻击,轻伤及皮肉,重则双眼被抓,甚至丧命。

  熬鹰,驯鹰人捕回鹰后,先要摸清鹰的脾气性格,是温顺的,还是暴躁的,才能有的放矢。先进行室内强化驯养,用芦苇管灌水洗胃,将鹰架在胳膊上,连续五天五夜不让它睡觉,它一有困意,就用木棍敲头,以此消磨它的野性,使其逐渐适应主人驯养习惯。驯鹰人为了让鹰能熟悉自己的气味,要经常给鹰喂自己的唾液,为了让鹰熟知自己的声,要不停地对着鹰说话,鹰把主人的气味和声音牢记脑子里,以后才能识别、听从主人的命令。经过这样驯练,野鹰对主人产生了依赖性而离不开主人。几天后,驯鹰人再让疲惫已极的鹰,吞下用皮革裹着的肉,皮革不被消化,第二天就吐出来时,会带出体内多余的脂肪,经过三至五次的吞吐过程,鹰被熬得消瘦了,体重减轻了。

  驯鹰,这一步是室外工作。驯鹰手把鹰尾羽毛缝起来,使它高飞不成。再用绳子拴一只活兔,作为鹰叼食的活把,把鹰放飞空中,引诱它向活兔俯冲,反复练习,以提高它敏捷的能力。经过一定的叼食驯练,驯鹰手即拆去鹰尾的缚线,再换用长长的绳子拴在鹰腿上,驯鹰手像放风筝一样,牢牢地控制住它的飞行速度和范围,驯练它捕捉猎物的技能。这样经过一定时间的驯练,一只野性十足的鹰,就变成了听侯主人使唤的猎鹰了。

  驯化好的猎鹰,与猎手有了默契,一只好的猎鹰一个冬季可捕获上百只猎物,猎物甚至可以养活一家四五口人。

  随着牧区经济的发展,今天柯尔克孜族牧民有了成群的牛羊,不会再也靠猎鹰维持生计了,养鹰人越来越少了。但柯尔克孜族人与多猎鹰世代相袭的情断不了。现在驯鹰成了消遣和乐趣。只要鹰往臂弯一站,柯尔克孜男人就出彩了。他们迷恋鹰,就如草原人爱骏马的情结一样。

  为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曾明令禁止过驯鹰。柯尔克孜族人民也增强了环保意识,解除禁鹰令,柯尔克孜人与鹰恪守着一个约定:驯养与放生。

  被誉为中国 「猎鹰之乡」 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族人,世代传承着驯鹰技艺,在绵绵的雪山中,演绎着人与鹰和谐共处的大自然传奇。

柯尔克孜族驯鹰 (翻拍)

  

驯养 (网)

柯尔克孜族驯鹰 (网)

编号:Ⅹ-143

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