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婚礼

2024-11-13 4 0

  蒙古人一生的行为礼仪很多,但其中婚俗为最隆重、最热烈的仪式。蒙古人婚礼习俗经历了从最早的原始群婚、偶婚到后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的发展过程。如到十三世纪时,蒙古人的婚礼习俗已有一套的礼制和习俗。据 《蒙古秘史》 中记载道,铁木真九岁时,其父也速该把秃儿带他与翁吉刺惕的德·薛禅之女李儿帖定亲时就有许多规矩。

  蒙古族婚礼的仪程复杂,内容丰富多彩,地域、部族和传统习俗的不同,各部落、各地区的婚礼形式和程序等方面有差别。如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的婚俗仪式由定亲、下聘礼、订婚期、请客人、缝制毡包、婚礼前的准备、互赠礼品、双方各自举行婚宴、娶亲、送亲、迎亲、男方家的婚宴和仪式、宴请帮忙的人、入洞房、回看姑娘等仪式程序。鄂尔多斯婚礼由哈达订亲、佩弓娶亲、闭门迎亲、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仪式程序组成。但,纵观蒙古地区的婚俗仪式中最隆重最热闹的是男方的婚宴部分。这个仪式除了举行一些相关的习俗,如跪拜祭祀神灵、拜见父母、给贵宾敬酒等仪式外整个仪式沉浸在歌舞海洋中。在婚俗仪式中往往有个整个仪式的主持者的能说会道的人称为 「浑金」,蒙语称为 「贺勒木日齐」 。在婚礼整个仪式过程中,在每个仪轨的开始处一般由 「浑金」 说蒙古族传统的祝赞词,以此来祈求和祝福整个婚礼的每项顺利进行,同时也祝福两位新人新福美满、白头偕老。

  蒙古族各个部落婚俗中,鄂尔多斯婚礼较有代表性,并且整个婚礼过程非常庞杂且精彩。据说,鄂尔多斯婚礼已有 700 多年历史,不仅保存了蒙古族传统婚礼仪礼特点,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鄂尔多斯婚礼已形成礼仪化和程式化特点。整个婚礼由哈达订亲、佩弓娶亲、闭门迎亲、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部分组成。

  「哈达定亲」 为男方请一位媒人向女方娶亲,之前媒人先去女方家打探女方的意思,如果有意男方与媒人一同前往女方家赠献哈达。女方接受哈达意为定了这门亲事。

  「佩弓娶亲」 的习俗最早来源于蒙古族抢婚时期,佩弓的目的是为了提防意料之外的袭击,而现在所佩的弓箭已成为一种装饰,经历了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发展过程。 「闭门迎请」 部分是整个婚礼中最有风趣、最精彩的部分。娶亲队伍到达女方家时,大嫂和伴娘们不让男方直接进家门,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风趣幽默的舌战后方才能进女方家。此仪轨的目的是为了验实男方身份而进行的娱乐游戏,是古代抢婚制的遗留现象。 「求名问庚」 习俗是鄂尔多斯婚礼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部分。蒙古人讲究晚辈姓名不能与长辈姓名相同,如有重名得需要改。 「分发出嫁」 部分是由新娘的 「结发爹娘」 来主持,它意识着新娘从少女变为人妇的含意。新娘分发完毕踏上送亲的路。新娘到新郎家后首先要跪拜火神并举行洗礼、再跪拜公婆,之后要举行隆重的婚礼庆典。该部分是整个婚礼中最为热闹,最为精彩的部分。此时由 「和乐木尔齐」 诵赞一段 《全羊赞》 拉开整个 「乃日」(蒙语,意为喜宴、宴会) 仪式。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人,弹起三弦、奏起扬琴、吹起笛子,唱起 《酒歌》 、 《送亲歌》 、 《乌仁堂乃》 等歌曲,跳起顶碗舞、筷子舞、盅子舞等舞蹈。整个婚礼仪式沉浸在歌舞海洋中。鄂尔多斯婚礼一般都举行两到三天。

  鄂尔多斯婚礼是集蒙古族历史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及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幽默艺术、智慧艺术为一体的民俗活动。鄂尔多斯婚礼表现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放、善良的性格。蒙古族婚礼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了古老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 是蒙古族世代传承、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承载着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判断等精神内涵。 2006 年和 2008 年鄂尔多斯婚礼和蒙古族婚礼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婚礼盛宴部分 楚高娃摄

闭门迎亲部分

编号:Ⅹ-55

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3毛南族肥套
2024-11-13京族哈节
2024-11-13景颇族目瑙纵歌
2024-11-13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
2024-11-13黎族服饰
2024-11-13黎族三月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