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祭祀兼庆贺性的重要节日。关于彝族年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但从节日的时间选择看和彝族口头文学 「尔比」 来看,与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阳历相关。凉山彝族过年中的许多仪式均与祖先崇拜相关,祈求先灵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整个节日中充满浓厚的祖先至上色彩。彝族年,彝语称为 「库史」,「库」 即年、 「史」 即新。 「库史」 一般选定在农历 10 月某个吉祥日,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凉山彝族自治政府规定每年的 11 月 20 日为彝族年。彝族年为 3 天,彝族年的头夜叫 「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 「朵博」,第二天叫 「萨姆」,第三天叫 「阿普机」 。 「觉罗基」 相当于 「除夕」,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庆贺当年人丁兴旺,来年吉祥安康。 「朵博」,意为月首 (即一个月的头一天),主要内容是祭祖,早晨鸡叫以后,全村就要宰杀年猪,年猪要从同村同寨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家开始,依次序宰杀。用年猪的胆、胰、尿包占卜主人家的吉凶,以猪胆饱满、色泽好,胰平展,无缺陷,尿包丰满为吉祥,预示来年人畜兴旺,家人安康,粮食丰收。同时分 「舍富」(指烧好的肉) 、 「舍民」(指煮好的肉) 两餐,「舍富」 主要是祭奠祖先,取猪肾、肝、舌、胰与荞粑一同煮熟,敬奉先祖。 「舍民」 是全家人集体餐。吃完 「舍民」 后,男子们要将猪肉切成条块,妇女们则要灌制香肠。 「萨姆」 意为 「幸福」 。吃早餐后,组织全村孩子祭果树,即 「社日」 仪式。每个男孩要带一只猪前脚,女孩带一长条肉,每家还带一些荞粑、豆腐、盐、辣椒和酒等,选一棵长势丰茂的果树,由一孩子上树拜树神,众孩子在一妇女的带领下祈求树神要多结果子,让孩子们分享,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等,然后将孩子们带来的肉食切成小片放在树丫上或串在竹竿尖上后,把竹竿插在地上祭鹰。社日结束后是拜年,彝族年的拜年场面壮观热闹,一般数十人一组,从整个寨子挨家挨户拜年,拜年时主人家端上泡水酒,让大家喝,同时,拜年队伍还要为主人唱贺新年歌,年轻人跳舞、摔跤、跳锅庄等。大家不分彼此,不分亲疏,一起快乐到通宵达旦。 「阿普机」 意为送走祖灵,下午要煮猪肠青菜吃,由妇女们拜年,男子们在家接待拜年队伍。 3 天的年过完以后,彝族人就要背上大块的猪肉 (一般分成三、五、七块),酒、糖、千层饼、炒面、鸡蛋等到岳父岳母家拜年,整个 10 月份彝族人都沉浸在年节的快乐之中。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申报的 「彝族年」,于 2011年 5 月23日, 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Ⅹ-129
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