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广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接壤的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壮族祖先创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被称为 「铜鼓艺术高峰期代表」 。壮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来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铜鼓是现在广西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等节日庆祝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习俗。
大约在公元前 7 世纪前后,生活在中国珠江流域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此后铜鼓向北传入四川邛都,向东传入贵州和广西、广东,向南传入越南北部,成为一种活着的文化遗存。壮族在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都使用铜鼓,铜鼓成为现存文化传统的活见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壮族人民使用铜鼓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以及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独特创造力。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瑰宝,其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品,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老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独特审美意识,富有很强的浪漫气息,也显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 铜鼓声音洪亮,在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布号令的重要工具,作为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它也是权力和财富的标志。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红水河沿岸的壮家,几乎村村有铜鼓,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家家都要打铜鼓,喜庆吉祥,沿红水河两岸村寨是东兰壮族铜鼓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区。
2006 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习俗是壮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日积月累起来的民间风俗,是壮族优秀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
编号:Ⅹ-61
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