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毛龙节

2024-11-11 2 0

  「仡佬毛龙节」 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崇尚的表现形式, 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辐射及于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各民族。仡佬毛龙主要活跃在元宵节期间,有学者推论,毛龙源起于古代仡佬的 「竹王」 崇拜和生殖崇拜。

  2006 年 5 月 20 日,贵州省石阡县申报的仡佬毛龙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历史上,世居大西南的仡佬人并未得到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的重视,关于 「仡佬毛龙」 的起源及源流无明确历史记载。有学者从 「仡佬毛龙」 的主要制作材料--竹,以及其 「求子 「的表演功能等推测,毛龙应源起于古代仡佬的 「竹王」 崇拜和生殖崇拜。

  龙井乡晏明一带的仡佬族中流传有 「唐魏征梦斩金骨老龙之子」 的故事,传说 「仡佬毛龙」 即是 「金骨老龙」 的长子,与章回小说 《说唐》 中 「魏征梦斩」 的故事基本吻合,另外,据 《石阡县志》 记载:「灯从唐代起」,在当地 「毛龙」 属 「灯」 之一种,故可推测:「仡佬毛龙」 可追随到盛唐时期。从民国 《石阡县志》 所记载的 「仡佬毛龙」 在境内活动的主要情况来看,清末直到解放前夕,「仡佬毛龙」 盛行于全县各民族村寨之中。

  活动内容

  石阡的仡佬毛龙节是以仡佬族民间 「龙神」 信仰为主的一种信仰民俗活动,活动时段为每年大年三十夜至正月十五、十六。龙崇拜是仡佬毛龙的核心。其基本要素包括:

  1 、 「龙」 信仰,包括传统故事、敬龙仪式、敬龙场合和用品及敬龙神诵词;

  2 、附属图腾信仰,包括 「竹王」 崇拜、盘瓠崇拜、民间佛道崇拜和原始崇拜等;

  3 、扎艺,包括选材 (竹篾、彩纸) 和工艺等;

  4 、玩技,包括 「二龙抢宝」 、 「懒龙翻身」 、 「单龙戏珠」 、 「天鹅抱蛋」 、 「倒挂金钩」 、 「犀牛望月」 和 「螺丝旋顶」 等;

  5 、念诵,包括 「开光」 、 「请水」 、 「烧龙」 等仪式的念诵及 「开财门」 和 「敬财神」 等表演时的诵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