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 〔2021 〕 8 号) 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185 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140 项。内蒙古有 17 个项目入选,其中新增项目 5 个,扩展项目 12 个。分别是江格尔 、鄂温克族民间故事、和硕特民歌、乌珠穆沁长调、萨吾尔登、二人台、乌审走马竞技、察哈尔毛绣、蒙古族皮艺、图什业图刺绣、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巴林石雕、蒙医乌拉灸术、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三空李氏正骨、巴音居日合乌拉祭、六十棵榆树祭。
截至目前,我区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 项 (长调、呼麦),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中蒙两国联合申报,是我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通过的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98 个 106 处保护单位。
六十棵榆树祭
类别:民俗
保护单位:鄂托克前旗文化馆
六十棵榆树祭是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巴彦希里嘎查榆树壕保存的传统蒙古族祭树活动,每逢农历五月初三举行。
六十棵榆树祭招福环节
六十棵榆树祭招福环节
巴彦希里榆树壕的祭树活动同传统蒙古族祭树活动有所不同,但也是由来已久,留下很多传说,比较流行的传说是:榆树壕所处的地点是一处古驿站和驿道,地名叫珠和 (原珠和苏木),因地上挖满 「灶火」(蒙汉同音同意) 得名。曾有过往商人在这里休息和做饭的过程中,神灵显灵吃了他们的食物,路过的商客就开始祭祀,很多盐商在当地的北大池装盐后要经过很多湖泽地区,食盐遇水后很容易造成损失,在祭祀后可保路途平安。榆树壕的北端座落着 「六十棵榆树庙」,庙周围的数十棵古榆或前俯、或昂首、或斜卧,千姿百态、苍劲古朴。
六十棵榆树祭献祭环节
六十棵榆树祭献祭环节
蒙古族祭神树是一个古老的原始礼俗,能够体现蒙古族崇尚自然、珍惜生命的优秀民族传统。对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民族凝聚力、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六十棵榆树
2021 年,六十棵榆树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