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县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地区,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部, 东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毗邻, 东南和西部与天柱,剑河两县接壤, 西和东北与镇远县相连, 为 「贵州省东出口」,「黔东南东大门」, 是湘、桂入黔的重要通道, 320 国道和 310 省道、 830 县道在县城交汇, 为黔东公路交通枢纽, 65 号高速公路从东北至西南横穿县境, 交通十分便利。加上三穗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境内山地起伏,溪流纵横,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形成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素有 「千家苗寨」 之称的中国第二大苗寨-------寨头就座落在三穗县的西北角。
相传, 以前寨头苗族祖先原来是居住在也雾山 (位于今天寨头东北部,介于良上、巴冶、果界之间的一个小地名),山坳里是块平坦宽敞的地方,在那里,每逢佳节,大家都要聚集在一起吹芦笙跳苗舞。一天,寨上有几个年轻小伙子扛着猎枪带着猎狗出去打猎,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寨头。这里依山傍水,土壤肥沃,似人间天堂一般,小伙子们对眼前的美景惊叹不矣。回到也雾山后,他们向长老作了汇报。经长老们实地考察,觉得寨头确实是人们居住的好地方,于是,长老们一致同意搬到寨头来居住。到寨头居住后,人们生活得到了改善,人丁兴旺。但是,人们觉得也雾山是他们的发祥地,应当把也雾山的龙接到寨头来。经寨上长老商议,决定在也雾山脚架一座桥,横跨石坪河,把也雾山的龙接到寨头来,祈求吉祥、幸福、安康。当年农历二月初二那天,在全寨 12 房族长老的带领下,在也雾山脚修建了一座 12 孔大桥,俗称接龙桥。据传说,自建桥以后,寨头人发财发富、发子发孙,很快就发展成了千户苗寨。后人为了纪念这座接龙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全寨 12 房族身着苗族盛装,每房各抬一头猪,提着鸡、鸭去祭龙桥。他们把猪、鸡、鸭宰杀后将鲜血淋在接龙桥上,由寨老组织十二房族统一进行祭拜。祭祖仪式后,姑娘和小伙子们就穿着盛装到芦笙堂吹芦笙跳苗舞、唱情歌,年复一年,这一活动一直沿袭到今天,成了远近闻名的寨头 「二月二」 禳桥节。
寨头 「二月二」 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禳桥祭祖, 踩芦笙, 唱古情歌, 斗牛、斗鸡、斗鸟等活动。
资料来源:三穗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