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或冠礼。它是一种古老习俗传承,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仪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成年仪式在世界各民族中各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古老的习俗。
中国古代,大多数民族在青年男女成年后,要举行 「冠」「笄」 之礼,但不同民族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一、冠、笄之礼。所谓 「冠」 礼,指男子的成年仪礼。举行加冠礼的年龄,《礼记·曲礼上》 说男子二十岁而冠,《仪礼・士冠礼》 说十九而冠。后代此礼虽废,但仍保留 「已冠」 、 「未冠」 、 「弱冠」 等说法。
流行在中国朝鲜族中的的 「三加礼」,仍保存了古代 「冠礼」 的典型形式。三加,分初加、二加、三加。初加时,给受礼的男子结发髻,加网巾,加冠;几天之后,择个吉日再加,此时将初加时的冠巾取下,换上纱帽;三加时,加上幞头。行三加礼时,主持者念颂词,冠礼结束后到祠堂向长辈施礼。
所谓笄礼,是女子成年时所行的仪礼。笄是簪子,女子到了十五六岁,将头发在头顶上盘成发髻,用簪子插住,表示成年。
二、穿裤、换裙。也是成年仪式的一种。如永宁纳西族少年进入成年时,要举行穿裙子和穿裤子仪式。因为在少年时期,无论男女,所穿衣服都一样,即穿一件麻布长衫,不穿裤子。到了成年,必须改换服装,作为成年的标志。仪式在春节举行。除夕之夜,凡年满 13 岁的少年,按性别集中一起,吃酒喝茶,载歌载舞。初一,雄鸡报晓之后,分别回到自己的母系衣社参加成年仪式。仪礼在公共住宅内部
进行。如果是少女穿裙仪式,她的位置在火塘右前方,仪式由母亲主持。少女双脚踩在猪膘和粮食口袋上,脱下长衫,换上成年妇女的裙子,扎腰带,佩耳环、手镯。然后向祖先、灶神叩头,宴请宾客。客人送礼物,姑娘挑几样,作为终身纪念。少青男子的穿裤仪礼,在火塘左前方,仪式由舅舅主持。受礼者脚踩猪膘和粮食,左手拿银元,右手执尖刀,象征勇敢和财富。脱去长衫,上穿短袄,下穿长裤,扎腰带,穿长靴。最后向客人叩头、敬酒。
永宁摩梭人的换裙仪式模型
三、文身、染齿 (或凿齿) 。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成年礼风俗传承。文身是十分复杂的的民俗事象,有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这种习俗的最早起源可能和原始图腾崇拜、巫术活动有关。如果某一氏族或部落以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为图腾,则以涂画图腾物于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该氏族或部落成员的标志。后来,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成为一种美的装饰流传下来。用颜料图画身体不能持久,为使图纹不致消失、褪色,于是产生了切痕和文身习俗。切痕是用石刀、贝壳等把肌肉割裂,等其痊愈后,留下疤痕作为永久标志。文身是按预先画好的图案施以针刺,涂以炭粉、树汁之类,待发炎愈合后,留下花纹。文身在有些民族中不分男女,但以男子居多。文身的年龄,各民族无定制,将文身作为成年标志是其目的之一。
无论史籍记载还是取证于现今的民俗资料,都说明文身曾是中国南方民族普遍流行的风俗。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黎族、高山族、傣族、基诺族、独龙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中仍保留文身、纹面习俗。
比如傣族文身只限于男子,民间认为文身是一个男子勇敢和成熟的标志,不文身会被女人讥笑为不勇敢,因此不容易得到女子的喜爱。傣族文身,不举行仪礼,男子 12 岁至 20 岁之间,父母要请一个有文身经验的人施术。方法是:用较粗的缝衣针,三五枚一束,固定在银元大小的铅饼之上,被刺者饮少量鸦片,当其处于麻痹状态时,施术者用针束刺皮肤,高明者并不预先画图案,随心所欲而成花纹。刺后,涂以一种紫黑色树汁,痊愈后自成紫黑色花纹。每次刺一部位,或腿或臂。第二次施术,必待第一次伤痊愈,若刺满全身,要经受很大痛苦。这种方式,和原始部落成年仪式中,对青年的放逐、鞭打具有同样的性质。
傣族男子的文身
染齿,是女子成年时所行的一种习俗。傣族女子,当其十四五岁时,开始染齿。方法是先将栗木用火熏出烟,然后再把黑烟灰烘烤于小铁片上,用手指蘸烟灰擦牙墨齿。这是女子的成年仪式,标志着她已成人,可以恋爱结婚。
各民族的成年仪礼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冠、笄、穿裤、换裙、文身、染齿,都是男、女成年时加以标志的仪式。当成年仪礼结束之后,就享有和其他成人一样的权利,受社会约束,并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有的民族为了更好地协调进入成年时的男女生活,还产生了相应的青年组织。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哈尼族等,就有未婚青年组织。在哈尼族未婚青年组织中,推选年龄最大者担任头目。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管理组织内未婚青年的社交活动,调解爱情纠纷,处罚违反传统道德行为的人等。这实际上是锻炼处理社会事务能力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为了增长才干,以便管理未来的社会。
- 陶立璠:《民俗学》, 学苑出版社,2003 年.
-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