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该寺大金瓦殿内为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 「衮本贤巴林」,意为 「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塔尔寺坐落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誉为 「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 之一的酥油花是藏民族独有的雕塑艺术,用洁白细腻的酥油 (由牛奶提炼而成) 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料制成。其造型精妙,丽彩柔嫩,花色品种层出不穷,充满吉祥喜庆的视效。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可当时天寒草枯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 1409 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此后,酥油花传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成习。
塔尔寺酥油花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机构和科学程序。寺里设 「杰宗曾扎」 和 「贡茫曾扎」 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学院,俗称 「上花院」 和 「下花院」 。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艺术 「精」 、 「繁」 、 「巧」 的特点,其设计、制作自古是师徒口手相传,一般都在封闭低温的环境里精心制作。
酥油花这一宣扬佛法的纯宗教艺术,目前在塔尔寺已逐渐演变为节日艺术展品,宗教意味相对削弱,掺入了许多民间艺术的成份。酥油花的内容题材正在逐步通俗化,甚至将天安门也塑造出来。以前的单塑手法也己逐步发展成为立塑和浮塑相结合、单塑和组塑相结合、花架和盆塑相衬托的多种形式,引起越来越多中外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但同时,酥油花工艺的传承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1958 年宗教改革后,藏区宗教活动停止,僧人被遣送出寺。至 20 世纪 80 年代恢复酥油花制作时,大部分著名艺僧已相继去世。酥油花作品极易变形,无法长期保存,这使传统技艺在传承中不容易得到固定的范本,应进一步加大对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保护力度,使这一富于特色的民族手工艺长久存留于世间。 2006 年,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Ⅶ—48
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