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遗响」 莆仙戏的传承路:从 「草台」 到 「课堂」

2024-10-05 13 0

  

图为莆仙戏 《海神妈祖·梳发立志》 选段

  「山朦胧,水朦胧,天地茫茫烟雨中;天悠悠,地悠悠,桨声欸乃,江水无语流。」91 年出生的俞植是福建省莆仙戏剧院的一员,他所演绎的这出 《江上行》 是他颇有自信的一出莆仙戏。

  「在我们剧院,像我这样的青年演员有很多,而且还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 作为莆仙戏的青年传承者,俞植有感而发,「莆仙戏不再只活跃于乡间 『草台』,它正逐渐走向课堂和剧院,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喜爱。」

  莆仙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而又独特的地方剧种之一,素有 「宋元南戏活化石」「南戏遗响」 之美誉。 2006 年,它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吴清华表示,莆仙戏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目前,剧院正在实施莆仙戏进校园活动,让莆仙戏的影响从 「草台」 到 「课堂」 全面普及,从娃娃抓起,让他们理解热爱这一莆田的传统文化,增强 「文化自信」 。

  2017 年 12 月 3 日,莆仙戏剧院走进湄洲第一中心小学开展莆仙戏进校园活动

  政府重视 多举措振兴莆仙戏

  近年来,莆田市大力实施莆仙戏振兴计划,按照文化体制改革 「事业体制、企业机制」 的原则,以市委办、市府办名义出台 《关于莆仙戏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编制、资金、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一定保障,有效促进莆仙戏这一古老剧种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2016 年 3 月,在现有莆仙戏剧院的情况下,加挂莆田市莆仙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牌子,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增加保护、传承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仙戏」 的职责,配备 30 名人员编制。 2017 年 6 月,莆田市莆仙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新成立的莆田市莆仙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与莆仙戏剧院实行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模式,主要承担保护、传承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职责,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大力开展群众文艺演出、文艺下乡、艺术交流等活动。

  据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改办主任王金煌介绍,政府正大力实施莆仙戏抢救保护计划,收集整理戏曲录像资料 200 多辑,乐谱、剧本资料近 100 册。复排被誉为莆仙戏表演艺术的大百科剧目——《目连戏》,通过录音录像编辑成教学教材,并参与各级展演活动,引发全国戏剧界的广泛关注。

  图为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文化惠民演出进乡村

  因为这一系列举措,莆仙戏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白兔记》 《目连救母》 分别获得第五届、第六届巴黎中国戏曲节的最佳传统剧目奖;《春草闯堂》 获文化部首届 「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选段入选中宣部、文化部 2016 年新年戏曲晚会等。

  剧院牵头 莆仙戏传承进校园

  2017 年 12 月 1 日-3 日,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莆田湄洲岛开展。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受邀前往演出莆仙戏新编传奇剧 《海神妈祖》 。在演出开始前,吴清华仍不忘前往湄洲第一中心小学进行莆仙戏的进校园活动。

  「我们剧团每年下乡演出 300 多场,进校园的活动亦有几十场。」 吴清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想要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爱好,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剧院大力开展莆仙戏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了解莆仙戏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 「文化自信」 。

  同时,加强莆仙戏人才培养亦是传承莆仙戏的重要环节。

  图为莆仙戏 《瓜老种瓜》 剧照

  王金煌对记者表示,莆田不仅开展老艺人 「薪火相传」 计划,充分发挥莆仙戏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老艺人的 「传、帮、带」 作用,还建立 「名家传戏--莆仙戏名家收徒传艺」 老中青三代传承机制,举办莆田市第一届 「梅妃杯」 莆仙戏青年演员比赛和莆仙戏 「薪火相传」 新老艺人专场演出活动。

  同时,莆田依托市艺术学校开办了 19 届莆仙戏艺术班,培养毕业生近 260 人,成为全市莆仙戏院团的中坚力量,并聘请国家级、省级戏曲专家来莆开展讲座,选送有潜质的创作、表演人才 10 人次赴上海戏剧学院等省内外艺术院校进修。通过艺校培养、师带徒传承、培训再教育,建设一支能够担当莆仙戏传承和保护重任的中、青年人才队伍。 (莆仙戏剧院 供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