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

2024-11-27 2 0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素有 「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 的美誉。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

  水族马尾绣工艺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是水族独有的濒危民间传统工艺。一般而言,刺绣一件成品需十多道工序,耗时一个月之久。其独特之处在于取马尾作芯,采用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技法。 2006 年 6 月,有 「中国刺绣的活化石」 的之称的水族马尾绣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族马尾绣的起源已不可考,主要产品形式有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花鞋等。四川成都织绣和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也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之用于背带等绣品。

  水族马尾绣工艺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与方法。第一步先取马尾 3 至 4 根做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使之成为类似低音琴弦的预制绣花线。第二步再将这种白丝马尾芯的绣线盘绣于传统刺绣或剪纸纹样的轮廓上。第三步用 7 根彩色丝线编制成扁形彩线,填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第四步再按照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绣出其余部分。

  马尾绣工艺十分复杂,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马尾绣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 (水语称为 「歹结」) 及翘尖绣花鞋 (水语称为 「者结」) 、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虽历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其造型理念和程式化符号基本不变。马尾绣背带主要包括三部分,上半部为主体图案,由二十多块大小不同的马尾绣片组成,周围边框在彩色缎料底子上用大红或墨绿色丝线平绣出几何图案,而在上部两侧为马尾绣背带手,下半部为背带尾,有精美的马尾绣图案与主体部位相呼应,「歹结」 成为通体绣花的完整艺术品。制作这样一件 「歹结」 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水族中老年妇女制作 「歹结」 尾花,一般不用剪纸底样,而直接在红色或蓝色缎料上用预制好的马尾绣线盘绣,综合运用结绣、平针、乱针,灵活自如,图案美观耐看。

  遗憾的是,由于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原因,马尾绣工艺传承出现严重断层,现代马尾绣的工艺制品质量下降,人们已很少愿意使用,对水族马尾绣这一特殊的工艺门类应当进行抢救、保护。

马尾绣敬献北京奥运

马尾绣福娃

  

  资料来源: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27马头琴制作技艺
2024-11-27粘米食品制作技艺
2024-11-27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
2024-11-27土家织锦 「西兰卡普」
2024-11-27绿茶制作技艺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2024-11-27鹤峰宜红茶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