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新节,又称 「尝新」 或 「吃新」,是县内侗、苗族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多数都是过六月头个卯日,少数过第二个卯日,故又称之 「吃卯」 或卯节。但也有少数村寨不过卯日,如塘东过七月头寅,韶霭过八月头巳,培亮过八月头卯,固本晚楼过六月头辰。也有少数村寨不过此节,如九寨地区龙、刘二姓都不过,三江地区的部分侗族也不过。
「吃新」 时,水稻大多打苞抽穗,早稻可以开始收割。这天,妇女清早起来就去园里摘新熟的蔬菜,小孩则到坡上砍箬竹削成筷子,所有人都要用这种筷子吃饭。家家户户蒸糯米饭,备酒肉、捉田鱼、杀鸡鸭,盛情款待亲友,宾主一堂,摆家常,议生产。在节日午宴席上,一定得有新禾米。时为六月的,摘几枝稻苞,分成小段; 七月则抽几线稻穗,剥去壳; 八月即将少量新谷加工成米。在蒸熟的糯米饭上放上新粮,先供祭祖先然后与众进餐,人人都尝过新粮,表示 「吃新」 。在祭祖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动嘴进食,有的村寨连小孩喂奶都得出屋檐以外。岑梧等三偢村寨,在动嘴吃饭之前,得面朝东方默念祖先片刻。早饭后,多数村寨传统得组织斗牛活动。固本东庄村过此节一定得吃螃蟹,中午男女青年都到溪中翻螃蟹取乐。
过此节时,传统上组织开展斗牛活动。 1950~1970 年代,此节多得较平淡。 1980 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见隆重,近年尤其如此。除传统斗牛活动外,各地多要组织文体活动。文斗、韶霭、平秋、魁胆、黄门、瑶白等村寨还曾组织盛大活动,放请帖到县里邀请各单位前去参加。 1980 年代以后则增添了文艺演出、打篮球下棋等新内容。
侗年
侗年,也称小年,侗语称为 「年更」,是彦洞、瑶白、救民等侗寨的传统节日。
过侗年的几个侗寨中,不同姓氏,所过的时间先后、长短也不尽相同。罗姓家族,平常过农历十月二十七日,闰月的年份过十一月二十七日,其他周、王等姓氏家族则过十一月初一或十二月初一,罗氏家族过三天,其他姓氏只过一天。过侗年前夕,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打糍粑、做甜酒、酿米酒、宰牛杀猪,准备节日食品。到了过侗年那天,就煮油茶,办肴菜,敬祭祖先,吃年酒,猜拳唱歌,以此为乐。女婿必须在这个时候提着礼品来向岳父、岳母 「拜年」,其他亲友也于此时相互走访,以示喜庆。喂有斗牛的人家,就相互邀约,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男女青年则趁此良机,三三两两地相互邀约,到山上玩山对歌,趁机选择知音。
侗年来历传说有二:一说此段时间有空闲,大家辛苦,提前打粑吃,看斗牛,热闹热闹; 另一说是清朝咸丰年间,张秀眉和姜应芳分别在台拱 (今台江) 和天柱发动起义,席卷黔东。二军联合取道剑河小广攻彦洞进而东取黎平府。两军纪律散漫,烧杀抢劫,无所不为,沿途人民避之不迭。消息传至彦洞,人们非常害怕。为不使一年辛苦果实落入他人之手,于是提前过年,先得到信息的罗家就打粑、杀猪、宰牛,于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过。别的姓氏知道晚几天,才于十二月初一过年。
2007 年,侗年已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年
苗年,也称小年。过此年的不多,有归皎、瑶光、裕河、新民、固本的一些苗族村寨。节日来历不同,过节时间迟早有异。归皎是冬月过 「小年」,传说该地古代先民遭兵燹骚扰,只怕除夕得不了团圆,于是在十一月趁家人在一起,便提前把年过了,相传成俗,后代每年至此都作纪念,为了与大年 (春节) 区别,遂称 「小年」; 固本、新民、裕河地方的 「小年」 定于每年十一月最末的一天,属传统性节日; 瑶光寨的 「小年」,又称 「枫树节」 。节日规定于每年十一月,以 「大雪」 节令后的第一个 「辰」 日。该地姜姓先代有吃 「牯脏」 的风俗,至清初改革,每逢过年,有仿吃 「牯脏」 的仪式,休息 3 天,开展斗牛、斗鸟、赛马活动。家家户户杀猪宰牛、打糍粑、捉田鱼或拿腌鱼祭祖。瑶光还兴祭枫树。 「过年」 期间,接亲友以共欢度。 1950 年代以后,除举行斗牛、斗鸟外,还组织打篮球、下棋及文艺活动。亲友往来行走依旧热闹。
青山界歌节
青山界赶歌场是三月的土王日,地点在锦屏县最高山青山界上的 「唱歌坪」 、白岩塘。每年三月土壬忌戊日,或立夏前 18 天,这里就变成了人山歌海。
每次赶歌场,界上方圆数十里的苗族、侗族男女青年就互相邀约,一伙伙,一群群,穿起盛装,拿着雨伞,跋山涉水,登上山界。由于歌场离村寨较远,赶会的人一般要到中午才能登场。在这里,人如潮,歌似海,姑娘和后生们放开嗓子,尽情歌唱。歌声缭绕山界,委婉动听。
传说在古时候,青山界古树参天,野兽成群。当时住在这一带的各族群众开山种土,捕兽打猎,生活富裕,人丁兴旺。尽管这里地丰人富,可是在四十八寨内互不通婚,嫁娶都要到很远的村寨。每次迎亲访友,姑娘媳妇往来,山高路远不说,还有猛兽吃人,强盗抢动。因此,人来客往必须有手持大刀长矛的 「卫士」 护送。后来四十八寨老人商定:允许四十八寨与寨之间通婚。方法是定于三月土壬忌戊天让男女青年上界对歌,自由选择对象。从那以后,每逢这一天,青山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当地的歌谣唱道:「年年赶歌场,秋后粮满仓。」 所以,赶歌场的人十分踊跃,每年都有四、五千人。歌场主要是赛歌,形式有群唱 (一群男与一群女对唱) 、对唱 (一男与一女唱) 或男女合唱。有情歌、盘歌、古歌等等。多以情歌为主。有的通过赛歌选择情侣,若男女双方互相看中,便相邀到偏僻处幽会,互赠信物。最热闹的年份有数万人。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歌场特别热闹。烟、酒、糖及杂货销量甚大。肉案桌都有三、四十张,商贾不远百里而来。歌手、游人、骑客多是毗邻县及周边村寨来的。
2007 年,青山界歌节已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坝歌节
高坝歌节是锦屏、剑河、天柱交界的北侗地区最盛大的休闲娱乐性节日,赶农历七月二十。歌场位于高坝村上端回望坡。此坡半圆形,一里见方,长着绵软的马鞭草,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坡后是连绵的风景林,环境清幽迷人。
高坝歌场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咸同年间,高坝吴家后生承祖与肖家姑娘玉娘是这一带著名的歌手,二人青梅竹马,约定七月二十完婚。不料此时,台拱张秀眉和天柱姜映芳率大军攻打高坝等锦屏、剑河交界地区,高坝人民被官府组织成地方团款组织进行抵抗,吴承祖亦加入其中。一次大战斗后,吴承祖音信杳无。七月二十那天,肖玉娘独自来到她经常与吴承祖唱歌的地方思念承祖,一阵痛哭之后,自己唱起歌来。村寨上的人非常同情肖玉娘的悲痛,见她一个人在唱歌,也就纷纷围拢过来与她一同唱歌,安慰她。此后便相沿成俗,肖玉娘唱歌的地方便演变为歌场,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高坝歌场以男女青年玩山唱歌为主。四面八方数以万计的侗、苗、汉等各族青年身着盛装云集而来,展开歌喉,与可意的异性行歌坐月,谈情说爱。满山遍岭人头攒动,歌声此起彼伏; 那些胸藏经纶、阅历丰富的中老年人,则邀人进行赛歌、参堂,你来我往,用流畅的歌声和白话对答。整座坡头,歌声、笑声一直回荡到第二天。除了唱歌,村寨还组织篮球、斗牛及文艺演出等活动。
平秋阿瓦节
阿瓦是县内平秋、石引、黄门、瑶白、高坝、皮所等村寨重大的公共娱乐活动,以斗牛为主。侗语 「阿瓦」,有 「尽你吃、尽你玩、谁都满足」 之意,故有 「叫化子爱 『阿瓦』」 之说。平秋等寨历来有举办 「阿瓦」 活动的传统,一般由两个或若干个关系密切的村寨之间轮流举办。举办之前互相邀约,订斗牛亲家。 「阿瓦」 活动一般一至两天。期间,被邀请的村寨男女老少倾村而出,到当东的寨子去做客看热闹,主寨各家各户敞开大门争抢来客,有的还以木杆 「刮」 客,刮得多少都乐意。在打斗中死亡的斗牛,则被用来招待客人。活动中,还有吹芦笙、演戏等节目,青年们更可约伴凉月、玩山。因活动所需物资特别是斗牛非常不易,因而需要筹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故 「阿瓦」 并不是每年都能进行。 1950 年代之前,根据年成和社会治安情况,或一年一办,或两三年一办。传说通知举办 「阿瓦」 的信物传到平秋后突然消失,因此下九寨 (魁胆、小江、王寨) 未办过 「阿瓦」,只有上九寨的平秋、石引、黄门、瑶白、彦洞、皮所、高坝举行。时至今日,这七个村及其子寨斗牛之风仍不减当年。 1950 年代后,「阿瓦」 活动减少,规模缩小,「文革」 期间更是不能提起。 2000 年以后,「阿瓦」 活动又复兴起。近年来,平秋村每年重阳节均组织盛大的 「阿瓦」 斗牛活动。节前数月,人们或单户,或以家族为单位购买名牛。提前半个月,邀请周边村寨斗牛爱好者带牛参加。届时,万客云集,百牛齐会。有很多看客和斗牛均是从天柱、剑河、黎平、三穗和湖南省靖州、会同等地而来。
2007 年,平秋重阳安瓦节已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林王节
林王节是启蒙地区侗族村寨的独特节日,是为纪念明朝洪武年间率领侗族人民正义反抗朝廷而牺牲的英雄林宽而过。每年农历六月的头个 「辰日」 和 「巳日」,寨母、寨楼、塘烂、便晃、归宿、流洞、魁洞、扣引、果构、西洋店等侗寨都要宰牛、杀猪、开田捉鱼、打豆腐、包尺把长的粽粑。先是 「辰」 日那天由寨母的林姓把粽粑、鱼、肉、米酒拿到林宽倒栽的古枫树下祭奠。第二天 「巳日」,上述各寨人也跟着包粽粑,备田鱼、酒,同去祭奠,并要取下一小块树皮带回给小孩背带,以求祛灾。久之,沿习成节。过节的这天,每家都要先到古枫树下祭奠,客人来了也要先到古枫树下叩拜,然后进屋。有的老人还以古枫树上削来几块树皮,用红纸包好,带回给子孙披戴,以示祈福去灾。饭后,主人则邀约客人连同家里大人小孩,到古枫树下围坐,听歌手吟唱 《林王古歌》,听老人讲林王故事。
瑶白摆古节
摆古节是瑶白侗寨的传统节日。瑶白在古侗语中称 「镇押金」,人称 「高镇」 。当时一支苗族先民最先落脚此地,清代称 「苗白」,民国 23 年 (1944) 改名为 「瑶白」 。寨上有龙、滚、杨、范、龚、耿、万、胡、宋、彭十个姓氏。瑶白最早是龙姓侗族先民开寨定居,接着滚姓、杨姓等陆续迁入,不久龚姓汉人也来此落户。因而,这里的民族文化包含侗、汉、苗三个民族的特质,呈现多元化形态。到清代中后期,滚姓已成为村里大姓,人口占百分之六十。为能与滚姓人和谐相处,龙、杨、耿、范、宋、胡、万等人数较少的姓氏先后改从滚姓。改从滚姓后,人们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本姓,老人们常常给自己的子孙提及。老人们互相之间也经常谈论自己的姓氏来源。 1980 年代后,原先较为隐秘的姓氏来源谈论渐渐变得公开,原先改从滚姓的姓氏先后改回原姓,并举行相应仪式。 1996 年,村里各姓氏集体决定将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作为 「摆古节」 。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活动的内容有祭祀,说 (白话) 唱、对民歌、跳舞、吹芦笙、踩歌堂、演大戏、 「鞍瓦」(侗语,放牛大打) 等。当时,摆古是为了增强各大姓氏民族的团结,回忆祖先历史,追忆祖先功德,大家和睦相处,创建美好家园。摆古作为多元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承载着侗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使瑶白原始农耕祭祀的礼仪、民族迁徙、姓氏来历、婚嫁习俗等在摆古活动中被保留下来,成为北侗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瑶白摆古活动除农耕祭祀和民族信仰外,其活动的文化内涵中传承着当地民族非常重要的生殖崇拜信息,这一古老群婚遗俗,它充分展现了瑶白村侗族文化历史的存在状况,汇集了九寨北侗文化的精髓,其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底韵深厚,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2007 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资料来源:锦屏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