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遗址遗迹

2024-11-11 2 0

  白朗县境内历史遗迹较多, 建造时间在公元 7 世纪~公元 14 世纪之间。主要遗址有: 位于嘎普乡来定村的帕吴拉康 (尼泊尔赤尊公主庙) 遗址;位于嘎普乡塔叶村的加热拉康 (唐朝文成公主庙);位于洛江镇洛江村的洛江本母 (女王) 宫殿遗址;位于强堆乡白岗村的切末隆古塔遗址;位于强堆乡亚龙村的色热珠德古塔遗址;位于白朗县洛江镇宗下村的卓东烽火台遗址;位于杜琼乡颇拉村的颇罗乃故居遗址;位于嘎东镇白雪村的白朗宗遗址;位于杜琼乡杜琼村的杜琼宗遗址;位于旺丹乡雪村的旺丹宗遗址等等。

白木宫遗址

  在白朗县城的西南部, 有一座矮小的山, 县城的人都叫它 「一指山」 。山上有一堵用粘土夯成的墙, 远远望去, 犹如人伸出的一根手指。其实, 这座山叫做达理山, 海拔 4035 米, 距河大约 500 米。白木宫遗址就位于山上。

  「白木」 原为吐蕃王朝之前统治后藏年楚河一带的部落名, 后世袭为一家族名, 元朝以后逐渐衰落。据 《中国文物地图集·西藏自治区分册》 提供的资料显示该遗址坐北朝南, 东西长 250 米, 南北宽 200 米, 占地面积 1.2 万平方米。原建筑依山势环以围墙, 围墙用岩块、夯土筑成, 残高 2.5~3.5 米, 厚 1.2 米, 周长约 1000 米。沿围墙外开有宽 2.5 米、深 2 米的环形濠乡。墙内山顶处建白木宫 (白木颇章), 宫殿高三层, 南北长 15 米, 东西宽 10 米, 墙基块石砌建, 墙体夯土筑成, 其他遗迹如房屋、排水乡、暗道等皆用岩块砌建。

  站在这根 「手指」 旁边, 看着身边的残迹, 遥想着数百上千年前白木部落的辉煌。也许, 只有奔腾的年楚河或者矗立的达理山才知道具体的答案吧。

白朗宗遗址

  公元十四世纪中后期, 新建立的明朝政府承袭元朝统治, 让帕竹政权掌握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西藏帕竹政权在西藏地方实施 「宗」 制, 相继建立了十三个宗, 巴朗伦珠 (同白朗) 宗就属于后藏三大宗之一。白朗宗遗址位于白朗县嘎东镇白雪村东 150 米处, 海拔 3938 米。其地方行政机构职能一直持续至 1959 年西藏民主改革时期, 随后与杜琼宗、旺丹宗、东喜宗合并为白朗县。原建筑群坐东朝西, 宗府楼居中, 四周环绕经堂、神殿、监狱、集会堂、仓库、宿舍等建筑, 文革时期宗建筑皆被毁。现遗址平面呈长方形, 东西长 100 米, 南北宽 75 米, 占地面积 7500 平方米, 仅存局部残墙。

  遗址外围墙现只存一堵南北向的残墙, 残长 1.5 米, 残高 2.2 米; 中部一处建筑遗迹的北、西两面墙体全部倒塌, 仅存东、南两面局部残墙, 东墙残长 3.5 米, 残高 2.3 米, 南墙残长 3.3 米, 残高 2.3 米, 厚 0.9 米; 顶部建筑完全垮塌。残墙墙基皆为石砌, 墙体为夯土筑造。

卓东碉楼遗址

  无论是元末的帕萨战争, 明中的帕谿战争, 还是清朝中期的卫藏战争, 年楚河流域的白朗地区都是这些战争的主战场。而建立在这些地方的碉楼无疑很好地保障了白朗民众的生命财产, 为当时白朗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卓东碉楼遗址位于白朗县洛江镇雪布村南 50 米处卓东山顶部, 海拔 3960 米。根据 《中国文物地图集•西藏自治区分册》 可知其坐东朝西, 三面临崖, 台平面呈长方形, 块石垒砌台基, 台基高 3 米, 其上墙体夯土筑成, 夯墙残长 15 米、宽 10 米、残高 3 米 、厚 1.3 米, 占地 150 平方米。

  再坚固的堡垒也经不起岁月的检验, 卓东碉楼遗址大部分墙体现已垮塌, 外墙体几乎垮塌殆尽。只有北面的残墙和与之相距约 30 米的外墙屹立在那里, 仿佛仍在向世人诉说着遥远的雄伟, 倾听着广袤河谷平原上的金戈铁马之声。

  

  资料来源:白朗县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1安龙县 「五省联军总司令」 袁祖铭及其故居
2024-11-11黎平红色旅游区简介
2024-11-11安龙县大田坝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
2024-11-11诸葛洞纤道遗址
2024-11-11曲水县聂当大佛
2024-11-11去昌都看卡若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