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古北口 产业提升展新颜

2024-11-15 2 0

  从北京城出发,楼宇渐远,驾车 120 公里左右,便驶进大山的怀抱。行至古北口隧道前,道边一座四米高,用行楷镂金大字写着 「古御道」 的仿古牌楼,格外显眼。这里就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御道出口也是古北口村的北门

  古北口村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密云区境内,村域面积 11.5 平方公里,居住着汉、满、蒙、回等民族的村民,共 398 户,1060 口人。这里被长城环抱,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地势险要,是通往东北、内蒙古以及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自古有 「京师锁钥」 之称。

蟠龙山长城守护着北京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全貌

  「早在 2001 年,我们村便依靠长城开始发展旅游业,到现在 18 个年头过去了,依然搞得有声有色,远远打破了 『村庄旅游业七年半便衰败』 的行业怪象。这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通过全面提升来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搞活我们的个体经济,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古北口村书记宋立滨自豪地介绍道。

古北口村支部书记宋立滨帮助村民调试助听器

  提升理念  加强软硬件建设

  「我们村 2001 年刚开始发展旅游业时,没有几家做民宿。」 村民王克明讲到。 2001 年,古北口村村民大多是靠务农和外出打工获得经济收入。村书记宋立滨看到了民俗旅游发展的前景,鼓励村民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改造厨房、厕所,积极加入旅游村的建设。村中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并设计了统一的 「古北口」logo,用在各家民宿的床单、被罩、水杯等用品上,成功打造了 「古北口」 旅游品牌,让村里的旅游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也开始全面升级。河沟进行了亮化,清澈的河水里种上了娇艳的荷花,芦苇依依,锦鲤游弋,让游客驻足久留;道路进行了仿古硬化,河畔树立起的民俗雕像和健身休闲器材,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了消遣娱乐的去处;在古御道两边建起了仿古风格商铺,在旅游旺季为游客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村里对古迹的修缮采取了修旧如旧的政策,一批古建筑、庙宇逐渐得到了恢复。村中杂乱无章的电线规划要被埋入地下,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018 年 3 月,首都之窗网公布的北京首批 44 个市级传统村落名录中,古北口村赫然在列。

建设中的仿古风格街道

村民午后围着棋桌下起了象棋

  提升内涵  拓展发展空间

  「我们村子发展坚持以党建,民主,发展六字为中心。村里的历史文化资源很多,过去不懂得利用,我们转变思路,不从事普通农业生产,搞旅游经济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统统利用起来,这样村子就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宋立滨说。

  古北口村以军镇文化为主题,挖掘、整理了一系列旅游文化。历史上,古北口曾是重要关口,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记者行走在这古御道上,真有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的边塞战场气息。这里曾是古代长城防御的前哨,打造边塞文化成了古北口村的有力抓手。

当年在长城留下的无数弹孔历历在目

  与众多长城景区不同的是古北口村的长城具有抗战背景,这里曾是长城抗战的主战场,长城抗战纪念碑、抗战七勇士纪念碑都竖立在村边。因此古北口村积极打造红色全域旅游品牌,吸引了许多集体和散客前来参观学习,成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无形间为古北口村增加了客流量。村里不仅借助长城开发旅游,更注重对长城的保护。 51 岁的村民庄志礼说:「我做长城保护员工作已经五年了,这些年我每天早晨六点准时来到长城,工作到中午十二点,然后和下午来护长城的同事交接班。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保护长城不被人为破坏,遇到在长城上刻字等不文明行为马上制止。」 看着这段长城上布满弹孔、满目疮痍,眺望远处群山,想起抗战时期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情景,一种肃穆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不免让人联想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的千古名句。

来自各地的党员在七勇士纪念碑下重温入党誓言

少先队员在长城抗战纪念碑前敬礼

51 岁的长城保护员庄志礼每天都要巡视这段长城

  「这条古御道起初是 1682 年清朝康熙皇帝出关时修建的,不少历史文化便遗留在了这里。村里根据这一历史史实,参照当年的文献进行了仿古改造,道路全部用花岗岩板铺成,并修建了御道宫灯展览馆。」 古御道景区经理宋立胤说。在每年十一、五一黄金周等旅游旺季,村民们便放下手头的活计,穿上仿古戏服,为游客们送上实景演出——「千秋古北口」 。村里还在原址上恢复了令公庙、药王庙、娘娘庙等古代建筑,在年节时,这里会举行庙会等民俗活动为游客展示当地庙宇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这些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古北口村不仅保护住了传统文化,同时开拓了许多新的旅游亮点。

  

  古北口村村民组成的实景演出队 (古北口村委会供图)

  提升服务  促进产业发展

  「我 2001 年开始搞农家乐,那时候村里仅有两户人家在做,我们家就是其中一户,现在我家已经完全升级为民宿乡村酒店。当时我家一天吃住才 35 元,年收入只有 400 元。 2013 年,我花了 80 万,把农家乐做了提升,在屋内建了独立卫浴,没想到生意越来越好。现在年收入到了 20 多万元。」 民宿户满族老板娘于翠云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目前于翠云的民宿迎来了第二次全面升级改造,家里雇了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房价也涨到了每天 300 元,预计明年的收入将会达到 50 万元。

宋立胤给改造民宿的于翠云提出建设意见

  我们来到王克明家开的民宿,这个北方汉子热情地从屋里出来招呼我们,他说:「过去游客只在乎吃住问题,如今除了必需的独立卫浴,还要有 wifi,甚至家里有宠物也会更吸引游客。」 他家的饭菜特色鲜明,每天限量供应,只做几桌,不增加,妻子和他都有各自独立的厨房,分工明确,引来了不少回头客。

夫妻店老板王克明在整理民宿

  古北口村距离古北水镇不远,又地处路口道边,村里出资建起了美丽的花海供游客免费参观欣赏,在长城脚下建起了森林嘉年华,供游客休息餐饮,这些做法留住了往来古北水镇的客源。村委会还对民宿的价格进行统一定价,规范了市场、避免了恶性竞争,为古北口带来了和谐的市场环境和协调发展。这种种的做法都是为了古北口村能够更好地服务游客,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古北口村村民一家在为游客准备午餐

  如今的古北口村已经从当时只有两家参与旅游接待,发展到目前民宿旅游户 130 余家,占全村总数的 60%,乡村经济总收入从 2001 年的 1300 万元,发展到 2018 年的 5300 万元。古北口村的持续发展是中国众多乡村发展转型的一个真实缩影,是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

外国游客在和当地村民学习太极拳 (古北口村委会供图)

美国加州的女孩抱着她的小狗 「春天」 来古北口村游玩

  在记者离开时,古北口村已经进入了旅游淡季,村民们从繁忙的工作中得到暂时休息。行走在古道上,看着路边闲适的老人,玩耍的小孩,三三两两不时出现在村中的国内外游客,身后民宿 「咚咚」 敲打的装修声不时传入耳中,古北口村的村民又在为民宿的升级进行着新一轮的改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游旧州古镇 感旧朝遗风
2024-11-15石门村
2024-11-15茶卡:迈向高原特色旅游名镇
2024-11-15大理南涧:樱花绽放无量山
2024-11-15萨迦镇
2024-11-15喀什的时光